[发明专利]一种黄鳝泥鳅的立体混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8102.6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7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欣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50/80;A23K10/3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66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鳝泥鳅的立体混养方法,采用立体养殖模式,在池塘中设置网箱,黄鳝养在网箱里,泥鳅养在池塘里,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在网箱里放置水花生,用于黄鳝栖息、避免阳光直射造成水温过高,水花生含有黄酮类物质,可达到对黄鳝病虫害的预防作用,同时对泥鳅、黄鳝进行分别分段放养投喂,避免了黄鳝训食期间因泥鳅抢食原因造成黄鳝训食失败的情况发生,训食完成后对泥鳅、黄鳝进行循环禁食处理,间歇性的禁食可以诱导出补偿生长效应,不仅可以降低人工劳动成本、饲料成本,还可诱导泥鳅、黄鳝品种的生长规格一致,提高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黄鳝 泥鳅 网箱 禁食 水花生 混养 池塘 诱导 黄酮类物质 补偿生长 规格一致 劳动成本 立体养殖 水体空间 饲料成本 阳光直射 间歇性 投喂 病虫害 放养 分段 栖息 生长 失败 预防 | ||
【主权项】:
1.一种黄鳝泥鳅的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修建池塘:池塘为长方形,建池时注意安装好进水口、溢水口的栏鱼网,以防黄鳝和泥鳅外逃,池底平整,淤泥厚度20‑30cm,池塘水深1‑2.5m,投放生石灰消毒,调节水质pH在6.5‑7.2,溶氧量在5‑7mg/L;(2)网箱的设置:网箱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深为 1.0m,入水深度为0.5‑0.7m,伸出水面部分用于黄鳝防逃,网箱底面积在10‑15m2 ,网箱箱体之间相隔 1.0m,呈“一”字型排列,两排箱之间相隔2 m,放置网箱的总面积不超过水域总面积的35%;投放鳝种前 15‑20d将水花生移植到网箱内,其覆盖面积应占网箱面积的75‑80%;(3)放养鳝鱼幼苗:在5月初至6月底于网箱内放养黄鳝幼苗,选择体质健壮、体色深黄、无病灶、无外伤的黄鳝幼苗,体重在30‑45g,放养密度在2‑2.6kg/m2网箱,黄鳝下箱前用“抗激灵”进行泡苗8‑15min,并用分筛器过筛,做到同箱内鳝种规格基本保持一致;(4)放养泥鳅鱼种:在黄鳝放养后2‑3天进行训食,训食2周后,选择体质健壮、游动自如、无病灶、无外伤的泥鳅鱼种,在每亩池塘中放养3‑6g 的泥鳅鱼种1.5‑2万尾,投放前用2‑4%的食盐水浸泡8‑15min;鳅种放养 2d 后开始用人工全价配合饲料投喂,开始投喂前 5d 投喂量为体重的 2%,5d 后大部分泥鳅都习惯摄食配合饲料后,每天投喂量增长到体重的4‑6%;(5)水质调节:放养初期,以注水为主,8‑9 月份高温季节,加大池塘注水换水力度,每周注水1 次,每次注水量高于原水面2‑3cm;酷暑时每周换水1 次,每次的换水量为池水的 1/4‑1/3,控制水温温差小于2℃,定期施用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网箱内每隔15天施1次EM菌等微生物制剂,保持池水透明度在深度35‑40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欣,未经王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6810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