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形沉头孔连续冲锻成形工艺及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9224.5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3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程;姚杰;牛艳;王瑞静;康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5/10;B21J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田洲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锥形沉头孔连续冲锻成形工艺及模具,包括凹模,凹模上设置有四个工位;第一工位处:冲一个孔形为梅花形的通孔;第二工位处:压角度稍小于最终锥面角度的锥形孔;第三工位处:反向压平;第四工位处:修中心孔。本发明采用连续模,条料自动送料连续冲锻成形,成形效率高;可防止传统的锥形沉头孔冲锻成形时出现的孔胀裂、外形尺寸变化大等问题;提升制件精度、降低废品率、降低制造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沉头孔 连续 成形 工艺 模具 | ||
【主权项】:
1.一种锥形沉头孔连续冲锻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工序1、冲孔:第一压边圈(3)将坯料(10)压在凹模(2)的第一工位上,第一凸模(1)冲切坯料(10)获得带有预孔(101)的工序件;工序2、压预制锥形沉头孔:将工序1获得的带预孔(101)的工序件转移到第二工位上;第二压边圈(31)压住工序件后,前端带有圆台的第二凸模(11)向下压出一个预制锥形沉头孔(110),且工序件的部分金属向下流动进入压预制锥形沉头孔模孔(22)形成凸起(111);预制锥形沉头孔(110)的锥角小于最终锥形沉头孔的锥角;工序3、压平:将工序2获得的工序件送至第三工位,采用强力压平板(4)将工序2最终获得的工序件的凸起(111)反向压平并对预制锥形沉头孔(110)进行整形;工序4、修中心孔:第三压边圈(33)将工序3获得的工序件压在凹模(2)的第四工位上,圆柱形修孔凸模(5)冲切坯料(10)的中心孔,去除中心孔中心多余的金属材料,获得最终锥形沉头孔(2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7922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