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机布里渊动态光栅的产生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8576.5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9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忠;宋盈盈;李石川;张明江;乔丽君;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30 | 分类号: | H01S3/30;H01S3/10;H01S3/067;G02F1/39 |
代理公司: | 14100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机布里渊动态光栅的产生装置,包括激光源、1×2光纤耦合器、第一电光调制器、第一随机光脉冲发生器、第一光隔离器、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单边带调制器、微波源、第一偏振控制器、第二电光调制器、第二随机光脉冲发生器、第二光隔离器、延迟光纤、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第二偏振控制器、偏振合束器、保偏光纤。本发明利用两个不同重复频率随机变化的随机光脉冲作为两束泵浦光,分别从保偏光纤的两端注入,其偏振方向相同,频差为光纤的布里渊频移,在保偏光纤相遇处产生一个新的布里渊动态光栅。该随机布里渊动态光栅的光栅周期是不均匀的,产生的光栅是随机分布的,可被用于提供随机反馈,实现光子局域化,从而构建随机光纤激光器。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光栅 保偏光纤 掺铒光纤放大器 光脉冲发生器 电光调制器 偏振控制器 产生装置 光隔离器 随机光纤激光器 单边带调制器 布里渊频移 光纤耦合器 偏振合束器 光栅 光栅周期 光子局域 随机变化 随机分布 延迟光纤 重复频率 泵浦光 不均匀 光脉冲 激光源 微波源 构建 偏振 频差 光纤 反馈 | ||
【主权项】:
1.一种随机布里渊动态光栅的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源(1)、1×2光纤耦合器(2)、第一电光调制器(3)、第一随机光脉冲发生器(4)、第一光隔离器(5)、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6)、单边带调制器(7)、微波源(8)、第一偏振控制器(9)、第二电光调制器(10)、第二随机光脉冲发生器(11)、第二光隔离器(12)、延迟光纤(13)、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14)、第二偏振控制器(15)、偏振合束器(16)、保偏光纤(17);/n所述激光源(1)的出射端通过单模光纤跳线与1×2光纤耦合器(2)的入射端连接;/n所述1×2光纤耦合器(2)的第一个出射端通过单模光纤跳线与第一电光调制器(3)入射端连接;所述第一随机光脉冲发生器(4)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光调制器(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光调制器(3)出射端通过单模光纤跳线与第一光隔离器(5)入射端连接;所述第一光隔离器(5)出射端通过单模光纤跳线与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6)的入射端连接;所述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6)的出射端通过单模光纤跳线与单边带调制器(7)的入射端连接;所述微波源(8)的信号输出端与单边带调制器(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单边带调制器(7)的出射端通过单模光纤跳线与第一偏振控制器(9)的入射端连接;/n所述1×2光纤耦合器(2)的第二个出射端通过单模光纤跳线与第二电光调制器(10)入射端连接;所述第二随机光脉冲发生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电光调制器(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光调制器(12)出射端通过单模光纤跳线与第二光隔离器(12)入射端连接;所述第二光隔离器(12)出射端通过单模光纤跳线与延迟光纤(13)一端连接,所述延迟光纤(13)的另一端通过单模光纤跳线与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14)的入射端连接;所述第二掺铒光纤放大器(14)的出射端通过单模光纤跳线与第二偏振控制器(15)的入射端连接;所述第二偏振控制器(15)的出射端通过单模光纤跳线与偏振合束器(16)的入射端连接;/n所述保偏光纤(1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偏振控制器(9)的出射端和偏振合束器(16)的出射端连接。/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9857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激光器与半导体激光器合光束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激光传感器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