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3816.6 | 申请日: | 2018-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3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清;杨洪利;陈芳;李家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08 | 分类号: | C07F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及制备方法。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在该配合物中,吡唑‑3‑甲酸以双齿桥联,螯合的形式与金属离子Cu(II)离子配位,4‑二甲氨基吡啶以单齿的形式与金属离子Cu(II)离子配位。本发明利用吡唑‑3‑甲酸、4‑二甲氨基吡啶为配体与二水合氯化铜通过水热法获得铜配合物,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等优点,为合成过渡金属的配合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吡唑 甲酸铜配合物 二甲氨基吡啶 金属离子 离子配位 配合物 甲酸 制备 二水合氯化铜 合成过渡金属 三斜晶系 铜配合物 空间群 水热法 单齿 配体 桥联 双齿 螯合 | ||
【主权项】:
1.一种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中心金属离子为Cu(II)离子;在该配合物中,其最小结构单元由两个Cu(II)离子,两个吡唑‑3‑甲酸根阴离子,四个4‑二甲氨基吡啶中性分子和两个游离水分子组成;中心Cu1离子分别与一个吡唑‑3‑甲酸根阴离子的氮原子和羧基上的氧原子即N1、O2以双齿螯合的形式配位,与另一个吡唑‑3‑甲酸根阴离子的氮原子即N2A以单齿的形式配位,与两个4‑二甲氨基吡啶中性分子的两个氮原子即N3、N5以单齿的形式配位,形成了五配位的四方锥构型;Cu—O的键长为2.004 Å,Cu—N的平均键长为2.055 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0381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