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基底特征的薄膜-基底-薄膜系统光学特性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8241.7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0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松;王利栓;李士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41 | 分类号: | G01N21/41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周恒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光学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基底特征的薄膜‑基底‑薄膜系统光学特性分析方法。光学薄膜的基底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亚表面损伤层,该层对于高性能光学薄膜性能的影响不可避免。本方法是将亚表面层等效为渐变折射率薄膜,在基底两侧加入两层折射率渐变薄膜,渐变折射率薄膜的起始光学常数与大块材料相同,两层渐变折射率层与两个表面的多层膜分别构成完整的薄膜‑基底‑薄膜系统。该方法对于所有的薄膜‑基底‑薄膜系统的光学特性计算与评价具有普适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基底 特征 薄膜 系统 光学 特性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含有基底特征的薄膜‑基底‑薄膜系统光学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首先假设基底表面是光滑的,表面粗糙度远小于工作波长;步骤2:根据光学基底实际加工的特征确定亚表面的特征,将亚表面等效为负折射率梯度的渐变折射率薄膜,折射率梯度为Δ;亚表面损伤层的厚度为dsub,大块基底材料的折射率为Ns,T为拟合系数,则从基底到表面之间任意一点的折射率方程如下:
其中,该点与基底的距离记为x;步骤3:将亚表面层进行平面切片,切面层数为N,每层切片的厚度为dsub/N,平面切片的厚度不大于1倍λ0,λ0为工作波长或者工作谱段的中心波长;则第j层切片的复折射率为:
步骤4:在入射角θ0的情况下,入射介质的折射率为N0,则入射介质和材料的两个表面等效折射率计算方法如下:入射介质的等效折射率为:
亚表面中第j个平面切片的等效折射率为:
多层膜中第k层薄膜的等效折射率为:
使用菲涅尔定律确定第j层平面切片中的折射角θj、第k层薄膜中的折射角θk,以及基底内的折射角θs:N0,s,psinθ0=Nj,s,psinθj=Nk,s,psinθk=Ns,s,psinθs (6)步骤5:考虑上述的基底亚表面存在,将理想的薄膜‑基底‑薄膜系统修正为薄膜‑亚表面‑基底‑亚表面‑薄膜系统,多层膜的传输矩阵γ修正为:
其中,δj和δk分别为亚表面j切片的相位厚度和膜层k的相位厚度,ηs为基底的导纳,M为多层膜的层数。步骤6:计算基底的内透过率u。基底内的折射角为θs,复折射角θj的正弦和余弦表达如下:sinθs=s'+js" cosθj=c'+jc" (8)其中,s'、s",c'、c"分别为正弦和余弦系数;基底的等效折射率Nq可以写成下式:
基底内的光线传播角度
满足菲涅耳折射定律:
基底的等效消光系数K与等效折射率Nq满足下面的关系式:
因此基底的内透过率u表达式如下:
其中,ds为基板厚度;步骤7:基于光学强度线性叠加原理,得到含有亚表面特征的薄膜‑基底‑薄膜系统的光学特性计算方法如下:反射率R为:
透射率T为:
其中,Raf为前表面的亚表面‑薄膜系统的前向反射率、Rafa为后向反射率、Tfa为膜层的透过率,Rbfa为后表面的亚表面‑薄膜系统的后向反射率、Tfb为膜层的透过率,均可由多层膜的光学薄膜原理计算获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0824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