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5589.7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2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生;李晓刚;周国平;刘天武;彭良贵;向永光;刘春雨;杨士弘;王煜;谷田;熊自柳;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48 | 分类号: | B21B37/48;B21B37/2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运萍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涉及冷连轧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于道次变形程度的带钢打滑判别模型;若监测机架的实时前滑值fi满足该模型执行步骤2;若满足该模型且在提速过程中执行步骤3.2;若无打滑现象执行步骤4;步骤2:建立带钢打滑调控手段优先级;步骤3:按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调节;调整过程中实时计算打滑判别条件,若带钢打滑执行步骤2和步骤3;若打滑消除执行步骤4;步骤4:若打滑消除进行速度判断,若当前轧制速度满足结束调整过程;若不满足速度要求,则进入提速过程执行步骤1。本方法在消除打滑现象的同时,保证了冷连轧机组的生产速度,降低了生产事故发生率。 | ||
搜索关键词: | 打滑 打滑现象 冷连轧机组 带钢 在线调整 提速 轧制 调控手段 过程执行 判别模型 判别条件 生产技术 生产事故 实时计算 速度判断 速度要求 发生率 冷连轧 变形 监测 保证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五机架冷连轧机组打滑现象的在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于道次变形程度的带钢打滑判别模型,该模型为:其中:fi为第i机架的实测前滑值;ri为第i机架的道次压下率;ζ是与机架相关的系数,取值为0.0025≤ζ≤0.01;若监测机架的实时前滑值fi满足则带钢出现打滑现象,执行步骤3;若满足且在提速过程中,则执行步骤3.2;若无打滑现象则执行步骤4;步骤2:建立带钢打滑调控手段优先级,建立完成后执行步骤3;调控手段包括轧制速度、前张力控制、后张力控制、道次压下率控制;步骤3:优先级高的先调节,当调节量达到该调控手段极限值时,转至优先级低的调控手段,且在调整过程中实时计算打滑判别条件,若带钢仍然打滑,则返回步骤3中的调控手段继续调整;若打滑消除,则执行步骤4;具体步骤如下:步骤3.1:降低整个机组的轧制速度至300mpm,执行步骤3.2;所述轧制速度的最大调节量△vmax为:△vmax=50mpm步骤3.2:增加机架的前张力,当前张力调节量大于时,执行步骤3.3;否则,返回步骤1;前张力的最大调节量为:其中,为调节前的前张力;为前张力极限调节系数,步骤3.3:减小机架的后张力,当后张力调节量大于时,执行步骤3.4;否则,返回步骤1;后张力的最大调节量为:其中,为调节前的后张力;为后张力极限调节系数,步骤3.4:调整该机架辊缝,减小机架的出口厚度,增加机架的道次压下率,当出口厚度调节量大于△hmax时,执行步骤4;否则,返回步骤1;△hmax=H×r×κh其中,△hmax为出口厚度的最大调节量;H为入口厚度;r为道次压下率;Kh为出口厚度极限调节系数,0.20≤Kh≤0.25;步骤4:打滑消除进行轧制速度判断,若当前轧制速度满足速度要求,结束调整过程,进入正常轧制;若当前轧制速度不满足速度要求,则进入提速过程,并以50mpm为增量,执行步骤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2558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