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喷雾电离耦合超声波雾化的干燥装置及其用于制备微胶囊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9274.X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3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王玉川;魏本喜;徐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4 | 分类号: | B01J13/04;B01D1/20;B01D1/18;B01D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喷雾电离耦合超声波雾化的干燥装置及其用于制备微胶囊的方法,将壁材料液输入到超声波雾化容器,超声波雾化容器内的超声波雾化器对壁材料液进行雾化后形成壁材雾滴进入气体混合器;同时,芯材材料在高压电场作用下进行电喷雾电离形成芯材雾滴,芯材雾滴通过热氮气形成荷电颗粒并经由负极高压电极板的孔隙进入气体混合器;壁材和芯材在喷雾干燥仓进行包埋,空气通过过滤器后经过加热器加热后输入喷雾干燥仓,对包埋的颗粒热风干燥,经过气固分离器分离各级颗粒,收集器收集微胶囊及大分子颗粒,抽湿风机与颗粒收集器收集纳米胶囊及小分子颗粒,实现在电喷雾电离、超声波雾化和喷雾干燥协同下实现不稳定营养素高效、节能、绿色及优质的微胶囊制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雾 电离 耦合 超声波 雾化 干燥 装置 及其 用于 制备 微胶囊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电喷雾电离耦合超声波雾化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声波雾化系统、电喷雾电离系统、供热系统、喷雾干燥系统、出料分离系统和控制柜;所述超声波雾化系统包括壁材供液泵(2),所述壁材供液泵(2)输入端连接壁材料液(1)的储存容器,输出端连接超声波雾化容器(4),所述超声波雾化容器(4)内底部设有超声波雾化器(5),所述超声波雾化容器(4)置于冷却容器(3)内,所述冷却容器(3)内壁与超声波雾化容器(4)外壁之间填充有冷却介质(6);所述冷却容器(3)的侧壁连接制冷机组(7),通过制冷机组(7)对超声波雾化容器(4)实现冷却;所述超声波雾化容器(4)的外壁连接雾化风机(8),超声波雾化容器(4)的顶部连接喷雾干燥系统;所述电喷雾电离系统包括芯材供液泵(10),所述芯材供液泵(10)的输入端连接芯材材料(9)储存容器,输出端通过毛细管(11)穿过高压直流正极板(14)进入电离腔(13),所述高压直流正极板(14)还连接氮气瓶(16),在该氮气输送管道上设有氮气加热器(17),氮气从高压直流正极板(14)处进入电离腔(13);所述电离腔(13)内还设有高压直流负极板(15),所述高压直流正极板(14)和高压直流负极板(15)连接高压直流电源(12);在正对高压直流负极板(15)处的电离腔(13)壳体上设有与喷雾干燥系统连接的管道;所述供热系统包括空气过滤器(22)、送风机(23)和空气加热器(24)依次连接,经过过滤、加热后的空气输送到喷雾干燥系统,为喷雾干燥系统输入热风介质,在空气输送管道上设有进风温度表(21),用于监视空气的温度变化;所述喷雾干燥系统包括喷雾干燥仓(19),所述喷雾干燥仓(19)的上部设有气体混合器(18),所述气体混合器(18)分别连接超声波雾化系统和电喷雾电离系统的管道,获得壁材料液(1)和芯材材料(9)的混合雾滴,实现芯材的微胶囊包埋,在所述喷雾干燥仓(19)上设有干燥仓观察窗(20),用于观察物料的干燥与包埋状态;在喷雾干燥仓(19)的底部设有排出通道连接出料分离系统;所述出料分离系统包括气固分离器(26),所述气固分离器(26)底部为收集器(27),用于收集微胶囊及大分子颗粒,气固分离器(26)上部依次连接抽湿风机(28)和颗粒收集器(29),协同收集纳米胶囊及小分子颗粒;所述控制柜分别连接壁材供液泵(2)、超声波雾化器(5)、制冷机组(7)、雾化风机(8)、芯材供液泵(10)、高压直流电源(12)、高压直流正极板(14)、高压直流负极板(15)、送风机(23)、进风温度表(21)、出风温度表(25)和抽湿风机(28),对上述部分进行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江南大学,未经江苏大学;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2927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