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调节购票护栏及其使用和折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4761.5 | 申请日: | 201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7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安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E01F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马德龙 |
地址: | 318057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调节购票护栏及其使用和折叠方法,属于公共设施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售票台前的护栏结构单一的问题。本易调节购票护栏,包括立柱和隔离框,隔离框包括主挡杆、副挡杆和防护杆,立柱顶端设有轴槽,还包括底端嵌在轴槽内的转轴,还包括套在转轴上的轴套,轴套外壁固定有插管,插管内壁和轴套上设有插孔,还包括穿在插孔内的插杆,主挡杆后端设有插槽,插管和插杆插在插槽内,插槽槽壁设有对位槽,插杆杆壁设有对位块,转轴外壁设有上调节部和下调节部,滑槽一槽壁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包括限位槽及四道定位槽,四道定位槽顶端均与限位槽下侧槽壁连接,滑块一外壁设有导向块。本护栏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调节结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购票 护栏 及其 使用 折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易调节购票护栏,包括竖直设置的圆柱形立柱(1),立柱(1)底端固定有底座(11),还包括两个扇形框架结构的隔离框(3),隔离框(3)包括后端相互垂直连接的直杆状主挡杆(31)和副挡杆(32),以及两端分别与主挡杆(31)前端和副挡杆(32)前端连接的圆弧形防护杆(3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1)顶端同轴设有轴槽(12),还包括底端活动配合嵌在轴槽(12)内的圆柱形转轴(2),还包括分别活动套在转轴(2)上的两个轴套(4),下方轴套(4)顶端和底端分别同轴固定有外套管(41),上方轴套(4)底端和立柱(1)顶端分别同轴固定有内套管(43),轴套(4)外径、外套管(41)外径和立柱(1)外径相同,内套管(43)内径和轴套(4)内径相同,且下方轴套(4)顶端和上方轴套(4)底端通过外套管(41)和内套管(43)配合活动套接,下方轴套(4)底端和立柱(1)顶端通过外套管(41)和内套管(43)配合活动套接,所述的内套管(43)外壁同轴设有一圈环形转槽一(44),外套管(41)内壁设有若干嵌在转槽一(44)内的转块一(42),且能通过外套管(41)和内套管(43)配合,使上方轴套(4)和下方轴套(4)分别围绕立柱(1)轴线转动,所述的两个轴套(4)外壁各固定有圆管状插管(45),两个插管(45)轴线平行,并与立柱(1)轴线垂直,插管(45)内壁和相连的轴套(4)上设有对齐连通的圆孔状插孔(46),还包括滑动配合穿设在插孔(46)内的圆杆状插杆(5),所述的主挡杆(31)后端同轴设有内凹圆杆状插槽(34),插槽(34)靠近槽口的一段槽径大于靠近槽底的一段槽径,插管(45)和插杆(5)分别配合插在插槽(34)内,插槽(34)槽壁和插管(45)外壁分别同轴设有环形转槽二(35)和转动位于转槽二(35)上的环形转块二(47),所述的插槽(34)槽壁设有对位槽(36),对位槽(36)包括与主挡杆(31)轴线平行的固定槽一(37)和固定槽二(38),以及两端分别与固定槽一(37)前端和固定槽二(38)前端垂直连接的活动槽(39),活动槽(39)沿插槽(34)周向设置,且沿主挡杆(31)轴向的固定槽一(37)长度大于固定槽二(38)长度,所述的插杆(5)杆壁设有滑动位于对位槽(36)上的对位块(51),所述的轴槽(12)槽壁同轴设有圆套状滑槽一(13),且转轴(2)外壁设有滑动位于滑槽一(13)上的圆环形滑块一(21),还包括套在转轴(2)上的两根复位弹簧一(23),两根复位弹簧一(23)一端分别与滑块一(21)两侧相抵,两根复位弹簧一(23)另一端分别与滑槽一(13)两端相抵,所述的插孔(46)孔壁同轴设有多边形套状滑槽二(48),且插杆(5)杆壁设有滑动位于滑槽二(48)上的多边形块状滑块二(52),还包括套在插杆(5)上的复位弹簧二(53),复位弹簧二(53)两端分别与滑槽二(48)后端和滑块二(52)相抵,所述的转轴(2)外壁由上到下分别设有上调节部和下调节部,上调节部包括对称位于转轴(2)轴线两侧的两个上调节槽(24)以及与转轴(2)同轴设置的圆环形衔接槽(25),上调节槽(24)长度方向与转轴(2)轴线平行,且上调节槽(24)左右两侧槽壁相互平行,且间距为插杆(5)杆径,上调节槽(24)上半部分槽底为与转轴(2)轴线呈夹角的斜面状,下半部分槽底为与转轴(2)轴线平行的平面状,且上调节槽(24)顶端槽深大于底端槽深,所述的上调节槽(24)下半部分槽深与衔接槽(25)槽深相同,且衔接槽(25)与两个上调节槽(24)槽底底端连接,所述的下调节部包括一个与上调节槽(24)形状相同的下调节槽(26),所述的滑槽一(13)槽壁加深设有导向槽(14),导向槽(14)包括与立柱(1)同轴设置的圆环形限位槽(15),以及四道长度方向与立柱(1)轴线平行的定位槽(16),四道定位槽(16)沿立柱(1)周向等角度均布,且四道定位槽(16)顶端均与限位槽(15)下侧槽壁连接,所述的滑块一(21)外壁设有滑动位于导向槽(14)上的导向块(22);当两根副挡杆(32)轴线与立柱(1)轴线平行,并同轴位于立柱(1)一侧时,所述的对位块(51)位于固定槽二(38)后端,且插杆(5)前端顶在对应的上调节槽(24)上半部分槽底中部或下调节槽(26)上半部分槽底中部,插杆(5)两侧杆壁夹在对应的上调节槽(24)左右两侧槽壁之间或下调节槽(26)左右两侧槽壁之间,且此时导向块(22)位于任意的定位槽(16)内;且能下压转轴(2),使导向块(22)沿定位槽(16)下移,且复位弹簧二(53)推动滑块二(52)朝滑槽二(48)前端移动,并使对位块(51)移动至固定槽二(38)前端,之后围绕插杆(5)轴线旋转隔离框(3),使对位块(51)移动至固定槽一(37)前端,且复位弹簧一(23)推动滑块一(21)上移复位,使上调节槽(24)下半部分槽底顶端或下调节槽(26)下半部分槽底顶端顶住对应的插杆(5)前端,使对位块(51)移动至固定槽一(37)后端,且此时两根副挡杆(32)轴线相互平行,并与立柱(1)轴线垂直,且两个隔离框(3)沿立柱(1)轴向投影重合,且导向块(22)移动至位于限位槽(15)内,导向块(22)下沿与限位槽(15)下沿对齐,且此时两根复位弹簧一(23)推动滑块一(21)呈自然状态;且能上拉转轴(2),使导向块(22)上移至限位槽(15)上沿,使插杆(5)前端移动到对应的上调节槽(24)下半部分槽底底端或下调节槽(26)下半部分槽底底端,并围绕转轴(2)旋转上方轴套(4),使上方插杆(5)前端通过衔接槽(25)移动至另一个上调节槽(24)内,且复位弹簧一(23)推动滑块一(21)下移复位,使插杆(5)前端分别移动至对应的上调节槽(24)下半部分槽底顶端或下调节槽(26)下半部分槽底顶端,且此时两个隔离框(3)分别位于立柱(1)轴线两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安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安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3476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闸方式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带锁卡拦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