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辅助驾驶的自适应跟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5683.7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冬;艾轶博;陈佳;赵宏业;孙畅;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16 | 分类号: | B60W30/16;B60W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辅助驾驶的自适应跟车方法,能够实现多目标的协同优化。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车间距的稳定性要求,建立变车间时距策略;根据车辆在跟车过程中的运动学特征结合建立的变车间时距策略,建立以车间距误差、相对车速、本车加速度以及加速度变化率作为状态变量与输出变量,以期望加速度作为控制变量,前车加速度作为干扰量的自适应跟车动力学模型;根据建立的自适应跟车动力学模型,确定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预测模型,所述预测模型用于实现多个目标指标的协同优化,所述目标指标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车间 动力学模型 电动汽车 辅助驾驶 预测模型 时距 协同 加速度变化率 模型预测控制 汽车技术领域 稳定性要求 运动学特征 多个目标 控制变量 目标指标 输出变量 状态变量 多目标 干扰量 舒适性 前车 车速 优化 期望 | ||
【主权项】:
1.一种电动汽车辅助驾驶的自适应跟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车间距的稳定性要求,建立变车间时距策略;根据车辆在跟车过程中的运动学特征结合建立的变车间时距策略,建立以车间距误差、相对车速、本车加速度以及加速度变化率作为状态变量与输出变量,以期望加速度作为控制变量,前车加速度作为干扰量的自适应跟车动力学模型;根据建立的自适应跟车动力学模型,确定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预测模型,所述预测模型用于实现多个目标指标的协同优化,所述目标指标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5568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