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用牡丹种植的真菌病害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9694.2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9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雷;史良;黄泾;葛浩新;葛翔;杨明进;张由娟;武青青;李龙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市新丰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用牡丹种植的真菌病害防治方法,由壮种采种、播前处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步骤构成,本发明针对油用牡丹种植中出现的常见真菌性病害,提供了具体的操作处理技术方法,通过适时采种,将含水量适中、种皮厚薄均匀、高活力的种子作为种苗,并通过赤霉素溶液和低温双重刺激,打破休眠,提高种子的抗病性,以降低真菌感染几率,同时通过农业防治手段减少染病风险,并以具体方法应对油用牡丹的根腐病、红斑病、白绢病、灰霉病等常见病,提供了系统规范的防治方法,可满足油用牡丹规模化、产业化种植需求,本发明操作方法简单,针对性强,能广泛应用于油用牡丹的病害防治中,为油用牡丹的高产稳产提供技术保障,增加种植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牡丹种植 牡丹 真菌病害防治 采种 农业防治 抗病性 赤霉素溶液 真菌性病害 病害防治 播前处理 操作处理 打破休眠 高产稳产 化学防治 技术保障 双重刺激 系统规范 真菌感染 厚薄 产业化 根腐病 规模化 灰霉病 红斑 种苗 种皮 种植 防治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油用牡丹种植的真菌病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壮种采种、播前处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步骤构成:(1)壮种采种:牡丹果实成熟后至入冬前进行采种,在此期间内将采收时间顺延以提高萌发率和抗病性;(2)播前处理:至种子胚根长至超过3厘米时,用浓度为150‑2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12‑24小时,再将种子擦干置于5‑7℃环境下保存10‑15天,待种子萌发后进行播种;(3)农业防治:油用牡丹种植地选择在地势开阔、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地块,种植过程中遇到大雨需要在雨后进行排水工作,同时进行土壤中耕除草和清除病组织残体,发现带病植株及时摘除病叶、病蕾、病花,并集中烧毁;(4)化学防治:A、针对油用牡丹根腐病采用40%福美砷或45%代森铵水剂500‑600倍液可湿性粉剂进行灌根,同时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撒入土中拌匀;B、针对油用牡丹红斑病在初见病斑时及时摘除病叶,使用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配施;C、针对油用牡丹白绢病撒施40%五氯硝基苯粉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当植物地上部分出现症状后,用刀将根颈部病斑彻底刮除,用1‑1.5%硫酸液消毒刮除伤口,并在伤口上涂覆波尔多液,之后覆盖新土;D、针对油用牡丹灰霉病在春季牡丹展叶初期,使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对叶片进行喷施,当出现灰霉病症状时,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40%高多醇悬浮剂1000‑1200倍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市新丰种业有限公司,未经阜阳市新丰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5969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滨海盐碱地穗花牡荆的栽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寒区油用牡丹移栽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