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硐室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6092.X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0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焦满岱;张海磊;赵文奇;何良军;周通;郝显福;孟慧媚;严文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矿冶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14;E21D20/02;E21F13/02;F42D3/0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武战翠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硐室施工方法,利用采矿过程中常用的设备,采用自下而上的硐室逐层掘进工序和自上而下硐室逐层支护工序,即可完成了硐室施工,与现有具有硐室全面施工法、分层施工法和导硐施工法相比,具有无需专业硐室掘进设备、依靠矿山工程现有采矿施工机械和工人技能就能完成硐室的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方便,稳定性强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地下硐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 在硐室轮廓线(1)底板处掘进通风人行联络道(2),在通风人行联络道(2)内掘进行人天井(3)和通风天井(4),通风天井(4)上部与回风巷道(5)联通,行人天井(3)布置在硐室轮廓线(1)的两帮或一帮,沿行人天井(3)四壁布置铁筒,并在铁筒内架设梯子;步骤B.在人行联络道(2)内钻凿平行于硐室走向的水平炮孔,爆破崩落待开挖空间(8)岩石,并将崩落岩石由人行联络道(2)运出,最终2.5~3m高的硐室第一层已开挖空间(9);步骤C.在硐室第一层已开挖空间(9)内,在硐室轮廓线(1)底板处向下掘进出渣漏斗(6);步骤D.在硐室第一层已开挖空间(9)内,钻凿上向凿岩炮孔,爆破崩落待开挖空间(8)岩石至硐室第一层已开挖空间(9);步骤E.人从通风人行联络道(2)进入硐室已开挖空间(9)内崩落岩石(10)顶部,钻凿上向凿岩炮孔(7),爆破崩落待开挖空间(8)岩石,并从出渣漏斗(6)中放出部分崩落岩石;继续重复上述工艺,自下而上逐层掘进,直至掘进至硐室顶板,待开挖空间(8)开挖完毕;步骤F. 掘进至硐室顶板,待开挖空间(8)开挖完毕后,硐室不需要支护时,从出渣漏斗(6)中放出硐室已开挖空间内全部崩落岩石(10),拆除掘进行人天井(3),封堵通风人行联络道(2)、通风天井(4)、出渣漏斗(6),即完成了硐室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矿冶研究院,未经西北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6609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