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可折叠三维实景建模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6507.3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8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贺亮;陈扬;易建军;曹涛;丁洪凯;程隽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30 | 分类号: | B64C1/30;B64C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可折叠三维实景建模无人机,采用环形结构承力板加机壳作为核心承力结构,通过涡轮涡杆运动机构、带阻尼的隐藏式可折叠起落架、位于顶部且向机臂内侧安置的螺旋桨,可以使得无人机机臂能实现90度翻折,并能很好的保持翻折机臂的角度一致性并具有自锁功能,且向下翻折的机臂使得整机周向尺寸大幅减短;具有良好的外观,在方便折叠、展开的同时,避免了携带与安放的不便,并能实现任意角度定位并承受着陆时的冲击力;将小型化五拼相机与无人机一体化整合使得无人机的操作更为简单,可以替代手持式三维扫描设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可折叠 三维 实景 建模 无人机 | ||
【主权项】:
1.一种微型可折叠三维实景建模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外壳(4)和设置在所述机身外壳(4)上方的机臂(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外壳(4)内包括环形结构承力板(9)、环形蜗杆(1)、扇形涡轮(2)、(全文改成环形蜗杆,扇形涡轮)机身铰链(3)、飞行控制板(11)、电池槽(12)、电子调速器(13)、图像传输板(14)、电源控制板(15)以及云台(16):所述环形结构承力板(9),固定于所述机身外壳(4)内,所述环形结构承力板(9)的上下两层板件之间设有滚针(10);所述环形蜗杆(1),固定于所述环形结构承力板(9)上方;所述扇形涡轮(2),与所述机臂(5)固定连接,所述扇形涡轮(2)的齿轮面与所述环形蜗杆(1)的齿面啮合,所述扇形涡轮(2)的中心孔(201)与所述机身铰链(3)可转动连接;所述机身铰链(3),固定于所述机身外壳(4)内;所述飞行控制板(11),设置在所述环形结构承力板(9)下方;所述电池槽(12),设置在所述飞行控制板(11)下方,所述电池槽(12)的侧边上设有所述电子调速器(13)和所述图像传输板(14),所述电池槽(12)的下方设有所述电源控制板(15);所述云台(16),设置在所述电源控制板(15)下方并可水平旋转,所述云台(16)上设有图像处理板(161)和相机吊舱(162);所述机臂(5)上设有可折叠起落架(6)、电机座(7)以及螺旋桨(8):所述可折叠起落架(6),通过阻尼机构连接到所述机臂(5),并可绕所述扇形涡轮(2)的中心孔(201)旋转;所述电机座(7),设置在所述机臂(5)上,所述电机座(7)内安装有电机;所述螺旋桨(8),安装在所述电机座(7)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未经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6650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机机臂大角度折叠机构
- 下一篇:飞机翼面组合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