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虾蟹壳为原料的氨糖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1050.3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7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丁振中;平立凤;曾哲灵;邓红兵;张超;李会;雷鹏;高小燕;徐俊山;方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3K1/00 | 分类号: | C13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虾蟹壳为原料的氨糖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第一步、将鲜虾蟹壳经机械破碎挤压分离得到虾蟹壳体和虾液体两部份;第二步、虾液体部份用有机溶剂萃取1‑3次,液体与有机溶剂体积之比为6比5,收集萃取液,经油水分离后得到含色素和油脂的萃取液和蛋白液,分别备用,蛋白液加热蒸发掉残留的有机溶剂。该以虾蟹壳为原料的氨糖制备方法,充分利用了虾蟹壳中的各种成份,改变了传统工艺中需要大量酸或碱的环节,在生产中无废酸废碱液排放,所使用的有机溶剂均可回收利用,一方面把虾壳中的有效成份都提取出来充分利用,有效利用了资源,降低了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 | ||
搜索关键词: | 虾蟹壳 制备 氨糖 有机溶剂 蛋白液 有机溶剂体积 有机溶剂萃取 废碱液排放 收集萃取液 产品成本 传统工艺 机械破碎 挤压分离 加热蒸发 油水分离 可回收 液体部 萃取液 色素 废酸 虾壳 鲜虾 蟹壳 备用 残留 环节 | ||
【主权项】:
1.一种以虾蟹壳为原料的氨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第一步、将鲜虾蟹壳经机械破碎挤压分离得到虾蟹壳体和虾液体两部份;第二步、虾液体部份用有机溶剂萃取1‑3次,液体与有机溶剂体积之比为6比5,收集萃取液,经油水分离后得到含色素和油脂的萃取液和蛋白液,分别备用,蛋白液加热蒸发掉残留的有机溶剂,加入蛋白酶水解,得到蛋白水解液,将蛋白水解液浓缩,干燥后即得水解虾蛋白粉;第三步、虾壳体部分中加入固液体积比为6比45,浓度为1‑15%的有机酸进行脱钙及软化,脱钙软化后的虾壳体中加入浓度为2‑10%的稀碱液,在常温下浸泡8‑24小时,分离出的壳体用于制备甲壳素,碱性浸泡液中含有与蛋白质呈结合状态的虾青素,再用1‑15%的有机酸对上述碱性浸泡液进行中和,当液体PH值达到蛋白等电点时,则与蛋白质呈结合状态的虾青素析出,分离干燥后得到虾青素和蛋白质呈结合状态的复合物,其中虾青素含量为复合物重量的1%以下、蛋白质含量为复合物重量的40‑60%;第四步、上述壳体加热蒸发残留的有机溶剂,漂洗至PH中性,干燥后得到甲壳素;第五步、将第四步中得到的甲壳素按照质量比1︰3~7加入盐酸中,所述的盐酸的浓度为37%以上;搅拌并加热至90~110℃,保温回流1~10h后,加入清水、活性炭和羟丙基化试剂,控制温度65~80℃,保温20~60min;第六步、将第五步中甲壳素二次水解后的液体过滤,得滤液,活性炭用热水洗涤,得洗液,将洗液与滤液合并,减压蒸馏,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残液过滤,滤液倾入无水乙醇中,使溶液中乙醇的终浓度为70~75%,搅拌后加盖,室温静置过夜,抽滤,滤得的固体采用无水乙醇洗涤1~2次,得粗产物;将粗产物加水加热至50~80℃,加入溶液质量1‑3%的活性炭,搅拌,保温20~60分钟,过滤,滤液倾入无水乙醇中,使溶液中乙醇的终浓度为70~75%,搅拌后加盖,静置过夜,抽滤,将滤得的固体干燥,得无色晶体粉末,即为氨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8105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连续煮糖过程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箱包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