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91055.4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9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翁文举;刘娟;邓英;殷春晓;谢慧;莫良吉;王荟芸;李光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11429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于跃 |
地址: | 571158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利用常见的平菇为碳源通过KOH活化和高温碳化制备了生物质多孔碳(BPC),并采用溶剂热成功合成金‑铂微球修饰生物质多孔碳复合物(Au‑Pt@BPC)。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Au‑Pt@BPC和BPC的结构形貌,结果表明Au和Pt微球被成功合成并吸附在具有三维多孔层状结构的生物质碳表面。将6~10μL Au‑Pt@BPC分散液滴涂在碳离子液体电极(CILE)上得到修饰电极(Au‑Pt@BPC/CILE),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探究黄芩素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黄芩素的氧化峰电流随着其浓度增加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线性范围在0.48~2.0μmol L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质 制备 多孔碳复合材料 电化学传感器 修饰电极 应用研究 多孔碳 黄芩素 微球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差分脉冲伏安法 电化学行为 循环伏安法 氧化峰电流 层状结构 分散液滴 高温碳化 结构形貌 浓度增加 三维多孔 生物质碳 线性关系 液体电极 复合物 合成金 溶剂热 碳离子 检测 活化 平菇 吸附 修饰 合成 成功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生物质多孔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nA.制备生物质多孔碳(BPC)/n采用KOH活化和高温碳化法制备BPC:将新鲜的平菇浸泡在2.0mol·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师范大学,未经海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9105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