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地层大断面顶管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94119.6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4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川;林远义;杨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0;C04B26/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2 | 代理人: | 王亚男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地层大断面顶管施工方法,包括顶管施工过程中对既有构筑物的沉降控制、不同地质地层中顶进时的施工参数、上软下硬的地层中顶进控制、硬质岩层中的顶进控制和曲线顶管及进程中的线型控制几大步骤。本发明可使曲线顶管管节处的张缝满足要求,确保管节间不出现渗水情况,保证了工程质量,可使顶管成功的下穿高速、引水管道及污水管,保证了各既有构筑物的安全,可保证了顶管沿线沉降处于可控状态,降低了安全隐患,可有效地控制了沉降,使顶管安全顺利贯通,可保证了开仓换刀的安全,确保了顶管机在硬岩条件下的顺利顶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地层 断面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复杂地层大断面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顶管施工过程中对既有构筑物的沉降控制a、在顶管施工前,对高速公路桥梁桩基进行旋喷桩加固,确保桥梁桩基沉降位移可控;b、在施工前摸查引水管道的实际平面位置、高程及地质条件,并通过调整隧道坡度,降低隧道标高的方式,确保引水管道与顶管隧道的净距超过1倍顶管外径的距离;c、对于平面交叉下穿及平行最多的污水管,通过实时监测及观察出渣情况,掌握沉降数据及地质情况,调整施工参数;S2、不同地质地层中顶进时的施工参数在不同地质条件中顶进时,通过沉降观测调整施工参数,确保顶进线路沿线沉降或隆起在控制值范围之内;S3、上软下硬的地层中顶进控制a、顶进施工前,分析地质勘察报告,对于上软下硬的地层,提前对上部流动性大的土层进行加固处理,对流砂层或淤泥层进行固结,增强其稳定性,降低流动性;b、在短距离出现上软下硬的地层时,且上部未进行加固时,在顶进时先关闭进排泥管,待顶进约10cm距离时,再打开进排泥管,在排出约1m³左右的泥土时,再关闭阀门,如此反复,向前推进;S4、硬质岩层中的顶进控制a、在顶管施工前,根据地质详细勘察资料,分析岩石的硬度,合理配置刀具,进行顶管机的适应性分析;b、在顶管施工过程中,根据出渣情况及观察电流及扭矩的变化,确定刀具磨损情况,并在地质条件良好地段进行开仓换刀;S5、曲线顶管及进程中的线型控制a、在顶进过程中进行连续精确的测量,掌握顶管机所处的位置,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顶进参数,以及顶管机纠偏千斤顶的长度差值;b、施工时的纠偏控制应遵循内包络线的原则:即实际轨迹在设计曲线的内侧运动;c、用适当厚度的楔子填充施工轴线变化处的管节内侧张角,使整个顶进管道沿着曲线轨迹前进;d、机头与前三节管必须安装拉杆螺栓,并测量管节张缝的大小,根据实际要求调节拉杆螺母,保证管缝宽度始终与理论缝隙一致;e、控制好顶进施工轴线,使其垂直轴线方向的分力小于土体侧向抗力,控制好顶管机顶进的轴线与后继楔子,使顶进轴线轨迹形成良好、规则的圆弧曲率;f、注浆时应注重圆弧外侧注浆,观察内外侧注浆孔上的压力表的压力,及时调整,使内外侧压力值相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9411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