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沙区人工培育藓结皮抗高温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12980.0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9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贾荣亮;李新荣;高艳红;滕嘉玲;赵洋;季秀霞;陈亚亚;李宜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沙区人工培育藓结皮抗高温能力的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人工培育的藓结皮进行高温‑热蔫‑室温‑恢复的循环高温锻炼,提高藓类植物体的渗透调节物质浓度,提高其抗高温能力。本发明使人工培育藓结皮可以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区防风固沙和荒漠化土地治理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人工 培育 藓结皮抗 高温 能力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沙区人工培育藓结皮抗高温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发育良好的人工培育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结皮,对其进行高温‑热蔫‑室温‑恢复的循环高温锻炼,即将样品放在数显光照培养箱中,每天在30℃、40℃、50℃的温度下各处理1小时,连续处理5天,抗高温锻炼期间,保证水分恒定,即2/3饱和含水量,藓类结皮抗旱锻炼期间,外部无高温、正常培养条件是空气湿度60%,二氧化碳浓度400 ppm,光周期为12 h;温度:白昼25℃/夜间1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1298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