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达拆卸工装及拆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5156.5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军;樊增勇;杨怀军;胡波;马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先进功率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童笛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马达维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达拆卸工装。本发明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拆卸工装,使用第一拆卸工装对马达保护帽进行拆卸,使用第二拆卸公转对马达线圈进行拆卸,使用第三拆卸工装对马达的碳刷安装座进行拆卸,使用第四拆卸工装对碳刷安装座内的碳刷进行拆卸。实现了在不损坏马达的前提下对马达进行快速、完整的拆卸,使得马达的维修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于马达的各部件拆卸后均可维修或更换,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 ||
搜索关键词: | 拆卸 马达 工装 碳刷安装座 部件拆卸 马达线圈 维修技术 维修领域 保护帽 可维修 碳刷 生产成本 | ||
【主权项】:
1.一种马达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拆卸工装(1)、第二拆卸工装(2)、第三拆卸工装(3)和第四拆卸工装(4):所述第一拆卸工装(1),包括可在轴向上相对运动的固定部(101)、运动部(102)和若干螺杆,所述固定部(101)和运动部(102)连接后形成与马达匹配的空腔,该空腔直径大于马达外壳(502)直径且小于马达保护帽(501)直径,所述固定部(101)设有若干螺纹孔(1012),该螺纹孔(1012)与马达外壳螺纹孔(5021)匹配且与所述螺杆匹配,所述固定部(101)中央还设有用于马达转轴(503)通过的通孔(1013);所述第二拆卸工装(2),包括底座一和安装于底座一上的夹紧件(204)、顶针一(205),所述底座一包括前挡板(201)、后挡板(202)和底板(203),所述前挡板(201)和后挡板(202)间隔的竖向的设置于底板(203)上,形成U形槽结构的底座一,所述后挡板(202)设有用于马达通过的弧形槽(2021),所述前挡板(201)设有用于顶针一(205)通过的圆孔一,所述夹紧件(204)用于夹紧马达外壳(502),其夹紧部位开设有与马达外壳(502)匹配的圆孔二,安装后所述圆孔一和圆孔二能够处于同心位置;所述第三拆卸工装(3),包括底座二和安装于底座二上的顶针二(306),所述底座二包括前挡块(301)、中挡块(302)、后挡块(303)和底块(304),所述前挡块(301)、中挡块(302)和后挡块(303)均竖向设置于所述底块(304)上,形成E字形结构的底座二,所述前挡块(301)设有与顶针二(306)匹配的圆孔三,所述中挡块(302)设有用于压紧马达锁柱(504)的压紧装置,使得马达安装并压紧后圆孔三与马达转轴(503)同心,所述后挡块(303)用于支撑马达转轴(503);所述第四拆卸工装(4),包括底座三和安装于底座三上的顶针三(403),所述底座三为U字形结构,其一侧开设有与顶针三(403)匹配的圆孔四,另一侧上设有若干支撑柱(4021)用于支撑马达碳刷安装座(506),所述圆孔四的高度与支撑柱(4021)高度匹配,使得碳刷安装座(506)安装后顶针三(403)可以对准碳刷安装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先进功率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先进功率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4515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