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方缺水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4173.3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8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强;王玉举;赵衡;魏怀斌;陈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郑州汇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7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北方缺水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估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检验矩阵一致性,推求权重系数;步骤2,构建具体包括有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步骤3,根据指标的针对性、可行性和系统性原则,确定能反映北方缺水城市水生态文明特征的准则层和评价指标;步骤4,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值;步骤5,确定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本发明构建涵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排涝体系、节约用水管理、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水文化建设等6个准则层、21个指标的水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对北方缺水城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估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思路。 | ||
搜索关键词: | 成效评估 生态文明 城市水 水生态 准则层 缺水 矩阵 北方 构建 层次结构模型 水生态修复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管理 比较判断 节约用水 评价标准 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 权重系数 文明城市 文明建设 优化配置 指标体系 目标层 水文化 指标层 排涝 建设 防洪 水资源 涵盖 检验 管理 | ||
【主权项】:
1.一种北方缺水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多层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层次分析法(1.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根据决策目标、决策标准和决策对象,将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即将原先复杂的层次拆分成多个简单、具体化的层次,将这些层次交于相关专家评定其重要性,或者通过层次之间的两两相比建立一个判断矩阵,然后通过计算矩阵的正交向量和特征值来判断层次之间的重要性;(1.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首先计算出各层之间的权重,然后通过因数间两两比较,对各自的重要性按9分位比率排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优劣顺序,依次构建出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A:
判断矩阵中:
然后求出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W=(w1、w2……wn)T;(1.3)矩阵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是指思维的逻辑一致性,如当A比C强,而B比C则有些重要,显然A比B是否通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是对矩阵进行合理步骤的验证,分析层次是规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4)推求权重系数通过一致性检验后,计算得出矩阵的特征值和正交特征向量,从最高层到最底层依次确定出所要分析的元素相对于上一层的权重,继而推算出最底层所有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即为各因子的权重系数;步骤2,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具体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其中,(2.1)目标层是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达到人水和谐的总目标;(2.2)准则层是将目标层分化成几个小的层次,在这几个小的层次中定量化目标层;(2.3)指标层是最基本的层次,它是由直接可测指标组成,它将每一个准则层细化,每一个指标的选取不仅简单实用而且还具有可操作性和代表性;步骤3,指标体系根据指标的针对性、可行性和系统性原则,确定能反映北方缺水城市水生态文明特征的6个准则层和21个评价指标,其中,6个准则层包括: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排涝体系、节约用水管理、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和水文化建设:(3.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建设重在管理,水生态文明首先就是要把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重中之重,只有通过对水资源的配置和有效的管控,才能达到对水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对城市的用水总量加强监管,强化了用水定额,控制了用水效率,明确了城市哪里有所缺哪里有所补给,因地制宜,完善生态健康区,修复生态受损区,保护生态脆弱区;该准则层中具体包含了用水总量、取水许可率、计划用水管理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5个指标;(3.2)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严格控制用水量,还需在有水的情况下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城市的楼宇之间贯穿着大大小小的水系,这些河湖水系相互交错相互联系,河岸两边既有居民生活区又有工厂工作区,大大小小的公园景观湖,这些都需要做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引排得当、循环通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生态良好,给城市居民带来身心愉悦的享受,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融合;该准则中具体包含有再生水利用率、园林绿化再生水利用率、雨水集蓄利用量和矿井水利用量4个指标;(3.3)防洪排涝体系强化水资源的有效管理,除了增加用水量,节约用水也是一个最为便捷的途径,节约资源既是保护资源,也是维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是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举措,例如,居民生活中转变用水方式,工厂作业中降低水资源消耗,制定合理的用水量和对作业技术的改造,农业灌溉中提高灌溉技术等等都是节水的措施,都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该准则中具体包含有城市洪涝标准和中小河流河道防洪标准两个指标;(3.4)节约用水管理可用水资源稀少、污染物的排等放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生态环境,由于工业大气、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农业生产不科学的化肥、农药施放,人畜粪便排泄,这些污染物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携带下进入河流和湖泊是造成水生态恶化的根源,因此需将河湖划分为不同的水功能区,根据不同水功能区的排污口建立强大的监管系统,建立合理科学的水质评价体系,加强监测与管理才能有效的保护水资源;该准则层中具体包含有工业用水重复率、城镇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和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3个指标;(3.5)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保护水生态系统应从健康河湖入手,优先保证河流的合理流量、稳定天然湖泊、水库、湿地及地下水水位,保证合理的水质标准,维护河湖健康生态;首先从源头抓起,防治污染解决水质恶化,尽量做到先处理后排放,加强引流调水,河湖清淤,只有从源头上对水源保护,才能够对受污染的水源进行修复;该准则层具体包含有入河排污口排水水质监测率、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河湖生态护岸比率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5个指标;(3.6)水文化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提出来的全新的理念,是需要被全社会来逐步认识的事物,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和经济条件不同,对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解方式也有所不同,既然生态文明是造福于人类,就需要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参与,才能体现出水环境和水生态的价值,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首先让水生态文明深入人心,在改善的生态环境中提高城市的舒适度,让人民群众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受益,让人民群众自觉地加入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与保护中来,注重水生态文明空间意识培养,从而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该准则层具体包含有水文化宣传载体数量和公众对水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两个指标;步骤4,赋分标准水生态文明的理念是“人水和谐”,是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来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其赋分是按照相关要求,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条件,依据可定义、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可追究的原则选取评价指标,根据已颁布的相关条例、规划、法规中的相关要求来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值;步骤5,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最终评价是根据总分进行评判,总分为百分制,若赋分标准非五分制,则最终的总分需换算为百分制,对于百分制的评分结果,若总分不小于60分则可以认定达到了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标准,总分小于60分则认为不具备达到水生态文明城市,具体评价标准如下表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6417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