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构件的热处理工艺、铝合金构件及其3D打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7504.9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7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苗伟;蒋疆;樊勇;杨三强;邓明鲁;王慧如;李群;陈嘉琦;孟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驰恒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43 | 分类号: | C22F1/043;B33Y40/00 |
代理公司: | 11662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来兵 |
地址: | 10001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增材制造的铝硅系铝合金构件的热处理工艺及铝合金构件,以及3D打印方法。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构件进行加热处理,升温至去应力处理温度;控制去应力处理温度为160‑180℃,保温120‑150min;继续进行加热处理,使构件升温至去塑韧化处理温度;控制塑韧化处理温度为260‑300℃,保温30‑50min;降温冷却。去应力处理降低构件材料的残余应力,同时在材料基体中更多的形成Si相颗粒核心,增加Si相颗粒数量,抑制Si相快速长大;塑韧化处理降低构件材料打印成形时快速凝固带来的强化效果,提高材料的塑韧性,同时高温短时的处理方式,使前期形成的Si相核心只产生少量的长大,使处理后的零件残余应力小,塑韧性得到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构件 去应力处理 韧化 热处理工艺 残余应力 加热处理 降低构件 保温 打印 材料加工技术 材料打印 材料基体 处理方式 降温冷却 颗粒核心 快速凝固 成形 铝硅 申请 制造 | ||
【主权项】:
1.一种铝合金构件的热处理工艺,所述铝合金构件为增材制造的铝硅系铝合金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对构件进行加热处理,使构件升温至去应力处理温度;/n控制去应力处理温度为160-180℃,保温120-150min,完成去应力处理;/n对完成去应力处理的构件继续进行加热处理,使构件升温至去塑韧化处理温度;/n控制塑韧化处理温度为260-300℃,保温30-50min,完成塑韧化处理;/n对完成塑韧化处理的构件降温冷却。/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驰恒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驰恒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6750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晶态合金平均原子团簇尺寸的调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铜线退火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