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层土污染区域管桩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7559.X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余闯;吴则祥;蔡晓庆;杨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E02D5/68;E02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层土污染区域管桩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测放桩位;步骤2、将周围的表层污染土挖走;步骤3、在管桩打设区域插入灌浆套管;步骤4、桩机就位;步骤5、混凝土管桩装置定位后,开始沉桩,将管桩打设入1米以上距离后,向锥形部注入膨润土;步骤6、把超出标高的桩体部分切除;步骤7、封堵管桩上端口。该管桩施工方法能够避免管桩打设过程中将污染土带入地下污染地形水,同时也能够在管桩和土体之间灌注膨润土,避免受污染的雨水等污染物通过缝隙进入地下水。 | ||
搜索关键词: | 管桩 管桩施工 膨润土 污染土 混凝土管桩 测放桩位 地下污染 灌浆套管 桩机就位 装置定位 上端口 锥形部 标高 沉桩 封堵 土体 桩体 灌注 切除 地下水 污染物 地形 雨水 污染 | ||
【主权项】:
1.一种表层土污染区域管桩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测放桩位,标示出管桩打设位置;步骤2、以标示出的管桩位置为中心将周围的表层污染土挖走;步骤3、在管桩打设区域插入灌浆套管,灌浆套管包括锥形部和套管部,其中套管部插入土体中,灌浆套管的直径略大于管桩直径;步骤4、桩机就位,将混凝土管桩装置吊入打桩机内,将管桩下端部穿过灌浆套管定位于桩位中心;步骤5、混凝土管桩装置定位后,开始沉桩,将管桩打设入1米以上距离后,向锥形部注入膨润土;步骤6、土方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后,把超出标高的桩体部分切除;步骤7、封堵管桩上端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6755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