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系绳-电磁协同控制的微纳星柔性回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9747.6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2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文;杨乐平;朱彦伟;戚大伟;黄涣;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1/64 | 分类号: | B64G1/64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航天卫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系绳‑电磁协同控制的微纳星柔性回收方法及装置。回收方法步骤为:S1、建立电磁捕获系统操控动力学模型;S2、母星接收微纳星发出的回收指令;S3、根据电磁捕获系统操控动力学模型,母星通过卷扬机构向微纳星发射电磁捕获系统;S4、电磁捕获系统飞行进入电磁场‑永磁场相互作用空间范围,母星通过指令实现电磁捕获系统与永磁体柔性对接,形成对接组合体;S5、母星通过卷扬机构与电磁捕获系统相连接的系绳拉回电磁捕获系统;S6、母星与对接组合体实现硬对接。回收装置包括卷扬机构、电磁捕获系统、系绳和永磁体;本发明利用系绳质量轻、展开距离远、收放方便可控等优势且不消耗推进剂、无羽流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绳 电磁 协同 控制 微纳星 柔性 回收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系绳‑电磁协同控制的微纳星柔性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电磁捕获系统操控动力学模型;S2、母星接收微纳星发出的回收指令;S3、根据电磁捕获系统操控动力学模型,母星通过卷扬机构向微纳星发射电磁捕获系统;S4、电磁捕获系统飞行进入电磁场‑永磁场相互作用空间范围,母星通过指令实现电磁捕获系统与永磁体柔性对接,形成对接组合体;S5、母星通过卷扬机构与电磁捕获系统相连接的系绳拉回电磁捕获系统;S6、母星与对接组合体实现硬对接,实现微纳星与母星之间的电、气和液通道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6974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