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停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0031.8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9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斌;张勇;张伟杰;徐琳洋;杨尚志;王义程;高璐;尹贝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牟晓丹 |
地址: | 26402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包括上层停车机构、中层停车机构和下层停车机构;停车装置安装在一定深度的地槽内,具有三个停车位;中层停车机构与地面齐平,包括中层载车板、中层平移机构,中层载车板可通过中层平移机构实现本层存取车过程;上层停车机构包括上层载车板、双摇杆机构,上层载车板通过两端与之铰接的双摇杆的摇动来实现本层存取车过程;下层停车机构包括下层载车板、下层平移机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将中层和下层停车机构同时提升,然后下层平移机构移出下层载车板实现下层的存取车过程。本发明采用三层立体停车方式,极大提高空间利用率,使用方便、安全性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停车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停车机构,分别为上层停车机构、中层停车机构、下层停车机构;所述上层停车机构包括上层底座(10)、上层载车板(9)、摇杆(12)、异型杆组件(8)、液压缸(6)、双摇杆(16)、双摇杆安装座(7)、液压缸(6)、液压缸安装座(17); 所述异型杆组件(8)包括异型杆(29)和加强杆(28);所述上层底座(10)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上层载车板(9)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上层底座(10)上,所述上层底座(10)的两短边端下表面各焊接有两个吊耳,所述摇杆(12)、异型杆(29)和双摇杆(16)的上端分别对应铰接在对应吊耳上,所述双摇杆安装座(7)有两个,所述异型杆(29)、摇杆(12)、双摇杆(16)的下端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双摇杆安装座(7)上,所述液压缸(6)有两个,两个所述液压缸(6)上的推杆末端分别与摇杆(12)、双摇杆(16)的右杆对应铰接,所述液压缸安装座(17)有两个,两个所述液压缸(6)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液压缸安装座(17)上;所述中层停车机构包括中层载车板(4)、中层底座(5)、第一横梁(13)、支撑板(15)、平移电机(14)、平移电机安装座(32)、齿轮(27)、齿条(26)、平移滑块(24)、滑块安装座(33)、平移导轨(25)、定向轮(23);所述中层底座(5)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中层底座(5)的两个长边之间均匀焊接三个支撑板(15),三个所述支撑板(15)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中层底座(5)的两个长边,所述中层载车板(4)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三排定向轮(23),每排所述定向轮(23)包括四组相同的定向轮(23),每排所述定向轮(23)可分别在各自对应的下方支撑板(15)上滚动,所述中层载车板(4)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两个齿条(26),两个所述齿条(26)分别对应位于三个所述支撑板(15)之间的两个空档中间位置处且与所述支撑板(15)平行,与两个所述齿条(26)分别对应相啮合的两个齿轮(27)通过键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平移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两个所述平移电机(14)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对应的平移电机安装座(32)上,两个所述平移电机安装座(32)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对应位置的中层底座(5)上,所述中层载车板(4)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两个平移导轨(25),两个所述平移导轨(25)与两个所述齿条(26)平行,两个所述平移导轨(25)分别对应位于三个所述支撑板(15)之间的两个空档位置处,两个所述平移导轨(25)上分别设有让平移滑块(24)嵌入且沿与所述支撑板(15)平行方向延伸的滑槽,两个所述平移滑块(24)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对应固定在两个所述滑块安装座(33)上,两个所述滑块安装座(33)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对应位置的中层底座(5)上;所述下层停车机构包括下层载车板(1)、下层底座(2)、前支撑柱(3)、后支撑柱(31)、固定杆(20)、第二横梁(30)、支撑板(15)、平移电机(14)、平移电机安装座(32)、齿轮(27)、齿条(26)、平移滑块(24)、滑块安装座(33)、平移导轨(25)、定向轮(23)、钢丝绳(18)、升降电机(21)、卷轮(22)、前导向立柱(34)、后导向立柱(11)、前升降滑块(35)、后升降滑块(36)、前升降导轨(37)、后升降导轨(38)、升降电机安装座(39)、柱座(40);所述下层底座(2)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下层底座(2)的两个长边之间均匀焊接三个支撑板(15),三个所述支撑板(15)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下层底座(2)的两个长边,所述下层载车板(1)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三排定向轮(23),每排所述定向轮(23)包括四组相同的定向轮(23),每排所述定向轮(23)可分别在各自对应的下方支撑板(15)上滚动,所述下层载车板(1)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两个齿条(26),两个所述齿条(26)分别对应位于三个所述支撑板(15)之间的两个空档中间位置处且与所述支撑板(15)平行,与两个所述齿条(26)分别对应相啮合的两个齿轮(27)通过键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平移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两个所述平移电机(14)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对应的平移电机安装座(32)上,两个所述平移电机安装座(32)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对应位置的下层底座(2)上,所述下层载车板(1)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两个平移导轨(25),两个所述平移导轨(25)与两个所述齿条(26)平行,两个所述平移导轨(25)分别对应位于三个所述支撑板(15)之间的两个空档位置处,两个所述平移导轨(25)上分别设有让平移滑块(24)嵌入且沿与所述支撑板(15)平行方向延伸的滑槽,两个所述平移滑块(24)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对应固定在两个所述滑块安装座(33)上,两个所述滑块安装座(33)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对应位置的下层底座(2)上;所述第一横梁(13)有两根,所述第二横梁(30)有两根,所述前支撑柱(3)有两根,所述后支撑柱(31)有两根,所述固定杆(20)有四根,两根所述第一横梁(13)的一头对应焊接固定在前支撑柱(3)的顶端部位,两根所述第一横梁(13)的另一头对应焊接固定在所述后支撑柱(3)的中间部位,两根所述第一横梁(13)均水平设置,两根所述第二横梁(30)通过焊接将两根所述前支撑柱(3)和两个后支撑柱分别对应进行连接,四根所述固定杆(20)分别通过焊接对应连接所述中层底座(5)的四个角和所述下层底座(2)的四个角,四根所述固定杆(20)、所述中层底座(5)和所述下层底座(2)组成的立方体框架位于两根所述前支撑柱(3)和两根所述后支撑柱(31)形成的空间范围内部;两个所述第一横梁(13)的下端面共焊接有四个吊耳,四个吊耳均匀分布在两个所述第一横梁(13)的下端面靠近两头部位一定距离处,四个吊耳的位置连线呈长方形分布,所述钢丝绳(18)有四根,所述升降电机(21)有四个,所述卷轮(22)有四个,四根所述钢丝绳(18)的一端分别对应固定在四个吊耳上,四根所述钢丝绳(18)的另一端分别对应固定在四个所述卷轮(22)上,四个所述卷轮(22)分别对应安装在四个所述升降电机(21)上,四个所述升降电机(21)通过螺栓连接分别对应固定在四个所述升降电机安装座(39)上,四个所述升降电机安装座(39)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下层底座(2)上;所述前导向立柱(34)有两个,所述后导向立柱(11)有两个,所述前升降导轨(37)有两个,所述后升降导轨(38)有两个,每个所述前导向立柱(34)与所述前支撑柱(3)具有相同长度,每个所述前导向立柱(34)与所述前支撑柱(3)平行并立焊接在对应的所述柱座(40)上,每个所述前升降导轨(37)与所述前导向立柱(34)具有相同长度,每个所述前升降导轨(37)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对应的前导向立柱(34)上,每个所述前升降导轨(37)设有让前升降滑块(35)嵌入且沿与所述前导向立柱(34)平行方向延伸的滑槽,每个所述前升降导轨(37)的滑槽上嵌入一个所述前升降滑块(35),所述前升降滑块(35)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对应位置的所述固定杆(20)上,每个所述后导向立柱(11)与所述后支撑柱(31)具有相同长度,每个所述后导向立柱(11)与所述后支撑柱(31)平行并立焊接在对应的所述柱座(40)上,每个所述后升降导轨(38)与所述后导向立柱(11)具有相同长度,每个所述后升降导轨(38)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对应的后导向立柱(11)上,每个所述后升降导轨(38)设有让后升降滑块(36)嵌入且沿与所述后导向立柱(11)平行方向延伸的滑槽,每个所述后升降导轨(38)的滑槽上嵌入两个所述后升降滑块(36),所述后升降滑块(36)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对应位置的所述固定杆(20)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7003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