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碎茶叶萃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0556.1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8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峰;秦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万花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A23F3/18;A23F3/22;A23F3/28;A23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张明利 |
地址: | 236515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碎茶叶萃取工艺,按如下步骤操作:碎茶叶原料处理后,将碎茶叶加入水中,水温80‑90℃,比例为1g碎茶叶:30g水,持续加热,保持水温在80‑90℃浸泡5‑10分钟,过滤,获得初萃取液;将过滤得到的碎茶叶加入水中,水温80‑90℃,比例为1g碎茶叶:10g水,萃取时间3‑5分钟,将萃取液过滤,将获得的两种初萃取液混合,静置沉淀过滤,将获得的初萃取液进行浓缩干燥,使浓缩萃取液结晶,对结晶进行研磨,将浓缩结晶的颗粒装入干燥杀菌之后的防潮箱,进行密封。本发明二次初萃取,提高了碎茶叶的利用率,节约原材料的成本,提高了萃取产量,初步萃取在密封环境下进行,降低了香气流失,从而提高了萃取物的口感。 | ||
搜索关键词: | 碎茶叶 萃取液 萃取 过滤 萃取工艺 水中 节约原材料 浓缩萃取液 持续加热 静置沉淀 密封环境 浓缩干燥 浓缩结晶 香气流失 原料处理 研磨 防潮箱 萃取物 杀菌 装入 浸泡 密封 | ||
【主权项】:
1.一种碎茶叶萃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一、原料处理:除尘处理:将碎茶叶使用静电除尘,去除粉末状杂质以及灰尘;杀菌处理:将除尘处理后的进行微波杀菌处理;二、萃取结晶步骤一:初步萃取1、将原料处理之后的碎茶叶加入水中,水温80‑90℃,碎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30,将混合物温度保持在80‑90℃,浸泡5‑10分钟;2、取200‑300目纱布滤网,将步骤1碎茶叶浸泡液过滤2‑3次,获得一次萃取液;3、将步骤1过滤得到的碎茶叶加入水中,水温80‑90℃,碎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10,将混合物温度保持在80‑90℃,浸泡5‑10分钟;4、将步骤3获得的萃取液用200‑300目纱布滤网过滤,获得二次萃取液;步骤二:浓缩结晶1、将步骤一获得的一次萃取液与二次萃取液混合,静置沉淀30‑60分钟,取500目纱布滤网过滤;2、将步骤1获得的初萃取液在蒸馏瓶中加热蒸发出水分,进行浓缩;3、将步骤2获得的浓缩萃取液进行喷雾干燥,使浓缩萃取液结晶,对结晶进行研磨、筛选,使结晶粒径控制在0.2‑0.4μm之间;三、成分检测微量元素每10g含量:钾140‑300mg、镁1.5‑5mg、锰3.8‑8mg、氟1.5‑5mg、铝0.4‑1mg、钙3‑4mg、钠2‑8mg、硫5‑8mg、铁0.6‑1mg、铜0.5‑0.6mg、镍0.05‑0.28mg、硅0.2‑0.5mg、锌0.2‑0.4mg;蛋白质:谷蛋白、球蛋白、精蛋白、白蛋白,25%≥总蛋白质含量≥20%;氨基酸:茶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5%≥氨基酸含量≥2%;生物碱:咖啡碱、茶碱、可可碱,8%≥生物碱含量≥3%;茶多酚:儿茶素、黄酮、黄酮醇、酚酸,30%≥茶多酚含量≥25%;碳水化合物: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果胶,40%≥碳水化合物含量≥35%;脂类化合物:磷脂、硫脂、糖脂,8%≥脂类化合物含量≥4%;有机酸: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亚油酸、棕榈酸,有机酸含量≤3%;四、储存:将浓缩结晶的颗粒装入干燥杀菌之后的防潮箱,进行密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万花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万花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7055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即泡蜜茶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天麻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