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史氏鲟和杂交鲟鱼的皮革加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05961.2 申请日: 2018-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9576408B 公开(公告)日: 2021-07-23
发明(设计)人: 杜浩;危起伟;刘志刚;马岩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4C1/04 分类号: C14C1/04;C14C1/08;C14B17/00;C14C3/06;C14C3/08;C14C3/28;C14B1/58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代理人: 龚莹莹
地址: 430223 湖北省武***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属于皮革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史氏鲟和杂交鲟鱼的皮革加工方法,申请人针对史氏鲟、杂交鲟鱼皮的骨板与鱼皮连接部位较薄,其腹部的两列骨板与鱼皮的连接部位相当脆弱,成革的质量的问题,着重解决了史氏鲟、杂交鲟鱼皮鞣制加工过程中骨板与鱼皮连接部位开裂、脱落的问题,史氏鲟、杂交鲟鱼皮成革率达到90%以上,加工出的史氏鲟、杂交鲟鱼皮革柔韧、丰满、耐撕裂,满足了市场推广、商业化生产的需求。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史氏鲟 杂交 鲟鱼 皮革 加工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史氏鲟和杂交鲟鱼的皮革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材料选取:选取10‑40公斤重的史氏鲟或杂交鲟的盐湿皮;1)转鼓浸水预脱脂(1)18‑22度水温,充分水洗鲟鱼皮,水洗完毕后称重;(2)称取步骤(1)获得的鲟鱼皮重量的200‑400%的水,2‑4%的浸水剂, 1%杀菌剂, 3%脱脂剂;(3)将鱼皮投入转鼓,加入准备好的水,保持水温20‑26摄氏度,转动转鼓,并将称好的浸水剂、杀菌剂、脱脂剂依次加入,转鼓转2‑7分钟,停50‑60分钟,1‑2转/分钟,自投料起算到转鼓转动结束共48‑72h;2)机械去脂将浸水后的鲟鱼皮肉面朝上,去除鱼鳍,钢丝刷或尼龙刷去除鱼肉、脂肪;3)浸灰脱脂(1)步骤2)机械去脂后获得的鲟鱼皮称重;(2)称取步骤3)(1)中鲟鱼皮重量的2‑3%硫氢化钠(为有效含量60‑80%的片状颗粒),12‑18%的石灰,1‑2%的浸灰助剂,3‑6%脱脂剂,300‑400%的水;(3)将水和鲟鱼皮投入转鼓中,调整水温在22‑26摄氏度,转动转鼓,加入溶解后的硫氢化钠溶液,脱脂剂转5‑15分钟,1‑3转/分钟;再加入石灰、浸灰助剂,转2‑7分钟停50‑60分钟,转鼓1‑3转/分钟,自投料起算至转鼓转动结束时间总计48‑72h;完成此步骤后,鲟鱼皮膨胀均匀,皮身坚挺,鲟鱼皮 ph>12;(4)水洗:18‑22度水温转鼓内充分水洗鲟鱼皮;(5)将水洗后的皮再次进行机械去肉、脂肪,方法与步骤2)相同;4)脱灰脱脂(1)经步骤3)处理后的鲟鱼皮称重;(2)称取步骤4)(1)的鲟鱼皮重量的3‑4%的硫酸铵, 3‑5%的脱脂剂,100‑200%的水;(3)调好水温在31‑34摄氏度,投入鲟鱼皮,依次加入硫酸铵、脱脂剂,1‑3转/分钟,转1‑2h;酚酞指示剂显示切口1/5‑‑1/6显示红心,说明脱灰到位;(4)水洗:30‑37摄氏度充分水洗鲟鱼皮;5)浸酸脱脂(1)经步骤4)处理后的鲟鱼皮称重;(2)称取步骤5)(1)的鲟鱼皮重量的100‑200%的水, 12‑18%食盐, 1‑2%的乙酸,2‑3%的浓硫酸, 3‑5% 的非离子脱脂剂;(3)调好水温在21‑23摄氏度,投入鲟鱼皮,加入非离子脱脂剂和食盐,转鼓1‑3转/分钟,转动5‑15分钟;之后从加入稀释后的乙酸,1‑2转/分钟,转25‑35分钟;之后加入稀释后的浓硫酸,稀释后的浓硫酸平均分3‑4次加入,每次转25‑35分钟,转速1‑2转/分钟,然后停鼓静置,时间从投料开始到静置完毕总计36‑48h;完成此步骤后,皮面发涩,皮身柔韧,紧实,溶液ph值2.0‑3.0;(4)去脂:酸皮状态下取出鲟鱼皮,在干燥的面板上再次清除固态脂肪,方法与步骤2)相同,称取鲟鱼皮重量后再投入原浸酸液中;6)鞣制脱脂(1)称取步骤5)的鲟鱼皮重量的3‑5%的改性戊二醛、4‑8%的铬粉、8‑12%的白单宁、1‑2%的甲酸纳、2‑3%的小苏打、1‑1.5%的防霉剂;(2)鞣制鞣制在原浸酸液中进行,保持水温在24‑28摄氏度,加入稀释后的改性戊二醛,1‑3转/分钟转动15‑25分钟,静止35‑45分钟;再加入铬粉,1‑3转/分钟,转15‑25分钟,静止35‑45分钟;加入白单宁,1‑3转/分钟,转15‑25分钟,静止35‑45分钟,共转动4‑5次;停鼓,静置,从投料开始到静置完毕共24‑36h;加入甲酸纳和防霉剂,1‑3转/分钟,转15‑25分钟,静止80‑120分钟;之后加入稀释后的小苏打,小苏打平均分为5‑8次加入,每次转15‑25分钟,1‑3转/分钟;溶液ph检测为4.0时,继续转15‑25分钟,1‑3转/分钟;之后将水温升至40摄氏度,保持水温,转5‑15分钟,静止40‑60分钟,1‑3转/分钟,共转动4‑5次;沸水检测鲟鱼皮革收缩温度90摄氏度以上,停鼓静置,从加入甲酸钠开始到静置结束共24‑36h;转动5‑15分钟,静止40‑60分钟,1‑3转/分钟,保持温度35‑45摄氏度,共转动5‑6次;静置;从转动开始到静置结束共24h;转动15‑25分钟,1‑3转/分钟,常温流水转鼓内清洗;(3)控净水,码放静止48小时以上;(4)脱脂经步骤6)(3)处理后的鲟鱼皮称重,称取鲟鱼皮重量的300‑500%的水, 4‑6%的耐高温非离子脱脂剂;将鲟鱼皮,水和耐高温非离子脱脂剂投入转鼓中,保持水温55‑65摄氏度,1‑3转/分钟,转动15‑25分钟,静止30‑50分钟,总计转动10次;常温流水清洗;7)复鞣(1)经步骤6)处理后的鲟鱼皮称重;(2)称取步骤7)(1)鲟鱼皮重量的0.3‑0.6%的甲酸,2‑4%的改性戊二醛,3‑6%的丙烯酸复鞣剂,6‑12%白丹宁,3‑6%阴离子加脂剂,0.5‑1%的小苏打,100‑200%的水;(3)将准备好的鲟鱼皮和水投入转鼓,调整温度至40‑44摄氏度,转动转鼓,加入稀释好的甲酸,转25‑35分钟,静止80‑100分钟;加入稀释后的改性戊二醛,转25‑35分钟,静止80‑100分钟;加入白单宁转15‑25分钟,静止30‑50分钟,总计转3‑4次;加入丙烯酸复鞣剂、阴离子加脂剂,转动25‑35分钟,停鼓静置,从投料开始到静置结束共24‑36h;之后平均分成3‑4次加入稀释后的小苏打,每次转30‑50分钟,以上转鼓转速均为1‑3转/分钟,停鼓静置;从加入小苏打到静置结束共24‑36h;之后转动1‑2h,转速1‑3转/分钟,溶液ph值检测4.0时,转鼓内流水清洗,控净水,鲟鱼皮不出鼓;8)中和(1)称取步骤7)(1)鲟鱼皮重量的100‑200%的水,3‑6%的中和丹宁,1.5‑3%的甲酸钠,0.5‑1%的小苏打; (2)转鼓内加入水,调好温度至40‑44摄氏度,加入中和丹宁转25‑35分钟,静止80‑100分钟;加入甲酸钠转25‑35分钟,静置80‑100分钟;将稀释后的小苏打分3‑4次加入,每次转35‑45分钟;以上转鼓转速均为1‑3转/分钟;当溶液ph值检测5.5时为终点,然后转鼓内温水充分清洗鲟鱼皮,出鼓控净水,码放24h以上;9)钉板干燥10)、皮面抛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0596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