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植甘蔗白叶病抗病性精准鉴定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11013.X 申请日: 2018-12-11
公开(公告)号: CN109609588B 公开(公告)日: 2020-12-22
发明(设计)人: 黄应昆;李文凤;张荣跃;单红丽;王晓燕;李婕;罗志明;尹炯;仓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18 分类号: C12Q1/18
代理公司: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53207 代理人: 康珉
地址: 661699 云南省红河***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新植甘蔗白叶病抗病性精准鉴定方法,包括:切取感染了甘蔗白叶病植原体蔗茎榨汁,加10倍量无菌水配制接种液;参试甘蔗材料蔗茎切成带芽茎段,流动自来水浸泡48h,50℃热水处理2h,杀虫杀菌药剂浸种10min;塑料薄膜包衣接种25℃下保湿24h;接种材料种植在塑料桶内置20‑30℃防虫温室培养;调查病株率,按1‑5级分级标准进行抗病性评价。本发明方法首次创建了一套精准高效的新植甘蔗白叶病抗性鉴定方法,为甘蔗抗白叶病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病原接种液喷洒蔗种塑料薄膜包衣接种,具备发病生境条件,结果客观、真实、可靠;接种快速简便,可操作性强、工效高,接种后甘蔗白叶病发病显著、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甘蔗 白叶病 抗病性 精准 鉴定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新植甘蔗白叶病抗病性精准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接种液配制:切取感染了甘蔗白叶病植原体的甘蔗蔗茎,通过压榨该蔗茎获得携带甘蔗白叶病植原体蔗汁,加入为携带甘蔗白叶病植原体蔗汁体积10倍量的无菌水稀释混匀,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即为病原接种液,现配现用;(2)参试甘蔗材料处理:参试甘蔗材料切成带1‑2个芽甘蔗茎段,在常温流动自来水中浸泡48h之后,用50℃±0.5℃热水处理2h,再用杀虫杀菌混合液浸泡所述甘蔗茎段10min;(3)包衣接种:将处理好的参试甘蔗材料置于塑料膜表面喷洒接种液,边喷边翻动参试甘蔗材料,喷完后将该塑料膜的一部分覆盖该参试甘蔗材料,于25℃下保湿24h;(4)参试甘蔗材料的种植:在塑料桶内装入为桶内体积2/3的基质,接种后的参试甘蔗材料种植在塑料桶内,每份参试甘蔗材料3‑4次重复,将种植有参试甘蔗材料的塑料桶置于20‑30℃防虫温室中培养观察;以感白叶病的甘蔗品种为感病对照品种,以抗白叶病的甘蔗品种为抗病对照品种;(5)病情调查:接种种植30d后,调查记录各参试甘蔗材料病株百分率,直至感病对照品种的病株百分率稳定为止;(6)抗病性评价:根据各参试甘蔗材料发病株率按1‑5级分级评价标准进行甘蔗白叶病抗病性评价,其中,1‑5级分级评价标准依次表示对甘蔗白叶病植原体高抗、抗病、中抗、感病、高感,其发病株率范围相应为0%‑3.0%、3.1%‑10.0%、10.1%‑20.0%、20.1%‑40.0%、40.1%‑1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1101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