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单元级联系统及差分通信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2246.X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0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陈凯;黎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0 | 分类号: | H04L12/10;H04L29/10;H03K19/0175;H01M50/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公开的实施例揭露了一种电池单元级联系统及级联差分通信接口。对于每一个i=1,…,N,差分通信接口F(i)的第一高侧差分端对(CLU(i)+,CLU(i)‑)耦接并驱动更高一级差分通信接口F(i+1)的第一低侧差分端对(CLL(i+1)+,CLL(i+1)‑),其第二高侧差分端对(DAU(i)+,DAU(i)‑)耦接更高一级差分通信接口F(i+1)的第二低侧差分端对(DAL(i+1)+,DAL(i+1)‑);差分通信接口F(1)的低侧接口FL(1)耦接至控制器;差分通信接口F(N)的高侧接口FU(N)耦接/接收设定的信号/数据。控制器无需与每个差分通信接口{F(i),i=1,…,N}进行直接通信,故无需为每个差分通信接口{F(i),i=1,…,N}单独配备一隔离电路,节约芯片面积及成本。差分通信接口F(i)传输的信号/数据的准确率和传输速度得以提升。其读/写模式数据传输结构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单元 级联 系统 通信 接口 | ||
【主权项】:
1.一种电池单元级联系统,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或电池单元组{C(i),i=1,…,N},串联级联于低侧端和高侧端之间,其中N是大于1的正整数;多个电压测算单元{S(i),i=1,…,N},分别与该多个电池单元或电池单元组{C(i),i=1,…,N}一一对应耦接,每个电压测算单元S(i)用于测算与之对应耦接的电池单元或电池单元组C(i)的电压;和多个级联的差分通信接口{F(i),i=1,…,N},分别与该多个电压测算单元{S(i),i=1,…,N}一一对应,每个差分通信接口F(i)可以接收并传输与之对应的电压测算单元S(i)的数据;对于每一个i=1,…,N,差分通信接口F(i)可以包括低侧接口FL(i)和高侧接口FU(i),其中低侧接口FL(i)可以包括第一低侧差分端对(CLL(i)+,CLL(i)‑)和第二低侧差分端对(DAL(i)+,DAL(i)‑),高侧接口FU(i)可以包括第一高侧差分端对(CLU(i)+,CLU(i)‑)和第二高侧差分端对(DAU(i)+,DAU(i)‑);对于每一个i=1,…,N‑1,差分通信接口F(i)的第一低侧差分端对(CLL(i)+,CLL(i)‑)用作差分输入端对,其第一高侧差分端对(CLU(i)+,CLU(i)‑)用作差分输出端对,耦接并驱动更高一级差分通信接口F(i+1)的第一低侧差分端对(CLL(i+1)+,CLL(i+1)‑),其第二低侧差分端对(DAL(i)+,DAL(i)‑)用作差分输入/输出端对,其第二高侧差分端对(DAU(i)+,DAU(i)‑)用作差分输入/输出端对,耦接更高一级差分通信接口F(i+1)的第二低侧差分端对(DAL(i+1)+,DAL(i+1)‑);差分通信接口F(1)的低侧接口FL(1)耦接至控制器;差分通信接口F(N)的高侧接口FU(N)耦接/接收设定的信号/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2224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安全隔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