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规模数字阵列零陷展宽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6176.5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5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峰;沈爱松;盛卫星;张仁李;韩玉兵;崔杰;戴铭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6 | 分类号: | G06F1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大规模数字阵列零陷展宽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首先,根据阵列结构和所需的零陷宽度构造相位扰动加权矩阵,并对阵列接收数据矩阵进行相位扰动加权;然后,根据静态波束权重系数向量以及子阵划分矩阵构造子阵降维变换矩阵,对相位扰动加权后的输出进行子阵变换处理,得到子阵输出信号;最后,根据子阵划分和静态权重系数对子阵输出进行噪声功率归一化,对归一化后的输出进行常规自适应处理得到子阵自适应权重矢量,使用该权重矢量进行数字波束形成就可以得到自适应数字波束输出。本发明实现了大规模数字阵列针对快速机动干扰源的高效自适应零陷展宽空域抗干扰,在保证旁瓣干扰抑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 | ||
搜索关键词: | 子阵 数字阵列 相位扰动 输出 自适应波束形成 权重矢量 权重系数 自适应 加权 噪声功率归一化 接收数据矩阵 旁瓣干扰抑制 数字波束形成 高效自适应 自适应处理 变换处理 变换矩阵 加权矩阵 静态波束 矩阵构造 输出信号 数字波束 阵列结构 复杂度 干扰源 归一化 抗干扰 降维 向量 算法 空域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大规模数字阵列零陷展宽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阵列结构和所需的零陷宽度构造相位扰动加权矩阵E,并对阵列接收数据矩阵X进行相位扰动加权得到接收数据矩阵
步骤2、根据静态波束权重矢量以及子阵划分矩阵构造子阵降维变换矩阵T,对相位扰动加权后的接收数据矩阵
进行子阵变换处理,得到子阵输出矩阵Y;步骤3、根据子阵划分和静态权重矢量得到子阵输出归一化矩阵TL,对子阵输出矩阵Y进行噪声功率归一化得到矩阵
利用矩阵
数据采用线性约束最小方差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得到子阵自适应权矢量wsub,使用该权重矢量对未加扰接收数据的子阵输出矩阵Xsub进行数字波束形成得到最终波束后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2617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