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工型结构进行贴角的贴角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4707.3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3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垒 |
主分类号: | B31B50/74 | 分类号: | B31B5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3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工型结构进行贴角的贴角机,包括前端均为开口的外筒和内筒,内筒的后端从外筒的前端插入后固定在外筒的后端面上,外筒的前端高于内筒的前端且两者之间通过倾斜台面闭合连接,外筒的前侧周边设置有多个椭圆孔,内筒内设置有延伸至外筒前端对应位置处的制冷管,制冷管与制冷器连接且其在内筒中的部分的外侧包裹有隔离层,外筒与伸缩杆连接,其在伸缩杆的带动下前后移动,外筒与内筒之间的通道通过第一导管与胶液箱连通,内筒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胶液箱连通,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压力泵和第二压力泵,制冷器、伸缩杆、第一压力泵和第二压力泵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本发明贴角效果更好。 | ||
搜索关键词: | 外筒 内筒 压力泵 导管 伸缩杆 工型结构 胶液箱 贴角机 制冷管 制冷器 连通 控制器连接 闭合连接 前后移动 倾斜台面 周边设置 隔离层 椭圆孔 位置处 开口 延伸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工型结构进行贴角的贴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均为开口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的后端从外筒的前端插入后固定在外筒的后端面上,所述外筒的前端高于内筒的前端且两者之间通过倾斜台面闭合连接,所述外筒的前侧周边设置有多个椭圆孔,所述内筒内设置有延伸至外筒前端对应位置处的制冷管,所述制冷管与制冷器连接且其在所述内筒中的部分的外侧包裹有隔离层,所述外筒与伸缩杆连接,其在所述伸缩杆的带动下前后移动,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的通道通过第一导管与胶液箱连通,所述内筒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胶液箱连通,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压力泵和第二压力泵,所述制冷器、伸缩杆、第一压力泵和第二压力泵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伸缩杆向前伸长,带动所述外筒穿过箱体本体,直至所述外筒上的椭圆孔穿出待贴角一侧,此后控制所述第一压力泵将所述胶液箱中的胶液压入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的通道中,胶液在进入所述通道后,通过所述椭圆孔被挤压至待贴角一侧上,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压力泵将所述胶液压入所述内筒中,直至所述胶液被挤压至所述倾斜台面处,在通过所述椭圆孔将对应量的胶液挤压至待贴角一侧上后,控制所述伸缩杆收缩,直至所述外筒的前端与所述待贴角一侧平行,此后控制所述制冷器制冷,并进一步控制所述第二压力泵将所述内筒中的胶液从所述倾斜台面循环挤出和吸入,在循环预设次数,使工型结构中的第一固定块冷却成型,形成于待贴角一侧;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冷却成型后,控制所述第二压力泵将所述内筒中对应量的胶液从所述内筒中吸出,利用所述制冷管制成所述工型结构中的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冷却成型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收缩杆收缩,直至所述外筒上的椭圆孔穿出待贴角另一侧,此后控制所述第一压力泵使所述通道内的胶液通过所述椭圆孔挤压至待贴角另一侧上,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压力泵将所述胶液压入所述内筒中,直至所述胶液被挤压至所述倾斜台面处,在通过所述椭圆孔将对应量的胶液挤压至待贴角另一侧上后,控制所述伸缩杆收缩,直至所述制冷管的前端与所述待贴角另一侧平行,此后控制所述制冷器制冷,并进一步控制所述第二压力泵将所述内筒中的胶液从所述倾斜台面循环挤出和吸入,在循环预设次数,工型结构中的第二固定块冷却成型,形成于待贴角另一侧,由此形成包括第一固定块、连接杆和第二固定块的工型结构,利用所述工型结构对所述箱体进行贴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垒,未经李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4470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