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2P通讯引入身份验证防伪和非对等加密的数据传输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9714.2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7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纪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医链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二路***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P2P通讯引入身份验证防伪和非对等加密的数据传输方式,该方法包括引入注册中心ETCD进行注册,启动所有节点,并在注册中心ETCD进行注册;所有节点通过注册中心ETCD获取对方节点的服务信息;注册成功的节点之间进行通讯连接;节点间每次身份验证通过之后或者建立通讯连接后,都要先进行自身节点的临时密钥生成,然后建立通讯的节点双方交换临时密钥并保存,分别作为加密密钥来对通讯内容进行加密;使用建立通讯保存的对方临时密钥对通讯内容进行加密,对方节点接收到加密的通讯内容后通过自身生成的临时密钥对加密的通讯内容进行解密,并对通讯内容进行读取。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达到了安全传输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内容 加密 临时密钥 身份验证 注册中心 数据传输方式 对方节点 通讯连接 防伪 引入 读取 安全传输 服务信息 加密密钥 注册成功 保存 解密 通讯 交换 | ||
【主权项】:
1.P2P通讯引入身份验证防伪和非对等加密的数据传输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引入注册中心ETCD进行注册,启动所有节点,并在注册中心ETCD进行注册;2)所有节点通过注册中心ETCD获取对方节点的服务信息;3)注册成功的节点之间进行通讯连接,同时根据注册中心ETCD来进行身份验证,实现节点的身份防伪;4)节点间每次身份验证通过之后或者建立通讯连接后,都要先进行自身节点的临时密钥生成,然后建立通讯的节点双方交换临时密钥并保存,分别作为加密密钥来对通讯内容进行加密;5)使用建立通讯保存的对方临时密钥对通讯内容进行加密,对方节点接收到加密的通讯内容后通过自身生成的临时密钥对加密的通讯内容进行解密,并对通讯内容进行读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医链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医链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4971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全网统一在线认证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物料智能管理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