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混合动力的虚拟轨道列车半实物仿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4090.3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冬;宋鹏云;冉恒;孙萌萌;崔泓铭;彭安金;杨继斌;张晗;张继业;张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卢玲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的虚拟轨道列车半实物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工况模型、列车模型、车轮模型、齿轮箱模型、电动机模型、逆变器、辅助负载和CAN总线,并且CAN总线的一端通过直流母线连接能量存储模型,另一端与能量管理策略模型连接,能量存储模型与能量管理策略模型连接,其中首先使用后向仿真的方式,按照能量流传输相反的方向,从所述工况模型到能量管理策略模型逐级计算出各级的需求量;然后使用前向仿真的方式,按照能量流传输方向,根据计算出的能量管理策略模型的需求量,从能量管理策略模型到工况模型逐级计算出各级的实际量。本发明将后向仿真和前向仿真两种方式相结合,可以降低仿真结果误差。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混合 动力 虚拟 轨道 列车 实物 仿真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的虚拟轨道列车半实物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工况模型、列车模型、车轮模型、齿轮箱模型、电动机模型、逆变器、辅助负载和CAN总线,并且CAN总线的一端通过直流母线连接能量存储模型,另一端与能量管理策略模型连接,能量存储模型与能量管理策略模型连接,其中首先使用后向仿真的方式,按照能量流传输相反的方向,从所述工况模型到能量管理策略模型逐级计算出各级的需求量;然后使用前向仿真的方式,按照能量流传输方向,根据计算出的能量管理策略模型的需求量,从能量管理策略模型到工况模型逐级计算出各级的实际量;将后向仿真中工况模型输出的需求车速与前向仿真中工况模型接收到的实际车速进行比较,若工况模型的实际车速小于需求车速,则表示是由于模型本身物理条件限制列车无法到达期望的需求车速;若工况模型的实际车速大于需求车速,则表示是由于模型环节设计出现问题所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民族大学,未经西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5409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