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制备短纤维金属粉末混合粉末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9141.1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7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南;吴金昊;孙友宏;刘宝昌;张弛;何林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制备短纤维金属粉末混合粉末的装置,属于粉末冶金领域,其由粉末混合系统、短纤维下料系统、金属粉末下料系统及粉末回收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粉末混合系统包括锥形旋流器及设置在锥形旋流器上并与其连通的辅助气流管;短纤维下料系统与锥形旋流器的顶部相连接,并伸入锥形旋流器内,两者之间有闸阀;金属粉末下料系统与锥形旋流器的底部相连接;粉末回收系统与锥形旋流器的侧壁上部连接。本发明采用负压将粉末吸入管路,气体旋流进行混料,增压沉积获得短纤维和金属粉末混合粉末。连续气流持续给料可以连续制备混合粉末,避免了短纤维的破坏,避免了负压沉积时短纤维和金属粉末再次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制备 短纤维 金属粉末 混合 粉末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连续制备短纤维金属粉末混合粉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由粉末混合系统、短纤维下料系统、金属粉末下料系统及粉末回收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粉末混合系统包括锥形旋流器及设置在锥形旋流器上并与其连通的辅助气流管,所述锥形旋流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下部为中空的倒圆锥体结构,在锥形旋流器上至少分布有一层所述辅助气流管,每层辅助气流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气体喷嘴;所述气体喷嘴所喷出的气流旋转方向与粉末收回管路内气流运动方向一致;短纤维下料系统包括短纤维管路、第一喷射器、短纤维下料口及短纤维下料口蝶阀,所述短纤维管路的顶部开设有气体入口,短纤维管路下部穿过锥形旋流器延伸至锥形旋流器内部预定深度,短纤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闸阀;所述短纤维下料口与短纤维管路相连通,且在短纤维下料口与短纤维管路连通处安装有用于产生局部负压的第一喷射器,短纤维下料口的出料端设置有短纤维下料口蝶阀;金属粉末下料系统包括金属粉末管路、第二喷射器、金属粉末下料口和金属粉末下料口蝶阀,所述金属粉末管路的顶部与锥形旋流器的底部相连通,金属粉末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闸阀,金属粉末管路的底部开设有气体入口;所述金属粉末下料口与金属粉末管路相连通,且在金属粉末下料口与金属粉末管路连通处安装有用于产生局部负压的第二喷射器,金属粉末下料口的出料端设置有金属粉末下料口蝶阀,粉末回收系统包括粉末收回管路及增压管路,所述粉末收回管路与锥形旋流器的侧壁上部连通,粉末收回管路的内部沿其轴向设置有若干个滤网;所述增压管路与粉末收回管路连通,增压管路上设置有气体阀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粉末收回管路内部的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的示数调整气体阀门的开/关从而调节增压气体压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5914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波振荡粉末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铜/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