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刚柔耦合系统的上肢康复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1320.9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4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史小华;李英朝;侯嘉琳;高子珺;曲彦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刘阳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刚柔耦合系统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仿生学脊柱,电活性聚合物EAP,锥齿轮,皮带轮,大臂连杆,小臂套筒,内啮合齿轮等部件。整个机器人手臂采用了刚柔耦合结构,同时为机器人提供刚性驱动力和柔性驱动力,使变形更连续,自由度更高,并利用肌电信号控制,实现脑机互动。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刚柔耦合 上肢康复 驱动力 电活性聚合物 刚柔耦合结构 机器人手臂 内啮合齿轮 大臂连杆 肌电信号 人本发明 皮带轮 锥齿轮 互动 脑机 套筒 小臂 脊柱 变形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刚柔耦合系统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包括脊柱底部支撑架(1)、脊椎连接器(2)、仿生学脊柱(3)、固定带(4)、脊柱支撑板(5)、电池支撑架(7)、大臂套筒(8)、EAP电极(9)、肩部支撑架(10)、联轴器(11)、内齿轮(12)、关节电机(13)、锥齿轮(14)、皮带小轮(15)、EAP电活性聚合物(16)、锥齿轮传动轴(17)、大臂防震圈(18)、皮带(19)、标准直齿轮(20)、皮带大轮(21)、皮带轮传动轴(22)、大臂连杆(23)、电机垫圈(24)、小臂套筒(25)、小臂EAP电极(34)、电池(35)、电池座(36)、仿生学脊柱支撑(37)、电池束线管(38)、肌电信号传感器(39)、螺钉(43);其特征在于:脊柱支撑板(5)连接有多个仿生学脊柱(3),仿生学脊柱(3)与脊柱连接器(2)通过螺钉(43)进行固定,同时脊柱连接器(2)通过螺钉(43)固定在脊柱支撑板(5)上;脊柱支撑板(5)通过螺钉(43)固定在脊柱底部支撑架(1)上,脊柱底部支撑架(1)通过螺钉(43)固定有电池支撑架(7),电池支撑架(7)通过螺钉(43)固定有电池(35)为机器人的康复训练提供能量,脊柱支撑板(5)的两侧通过多个螺钉(43)固定有机械手臂整体装配,肩部支撑架(10)通过装置自带的螺纹孔,使用螺钉(43)连接有EAP电极(9)及关节电机(13),关节电机(13)上套有具有弹性的电机垫圈(24),关节电机(13)通过联轴器(11)连接有皮带小轮(15),皮带小轮(15)通过皮带(19)将力及转矩传递给皮带大轮(21),皮带大轮(21)通过皮带轮传动轴(22)以键传动的形式带动大臂套筒(8)进行转动,EAP电极(9)连接有多个EAP电活性聚合物(16),EAP电活性聚合物(16)的另一端粘在内齿轮(12)上,大臂套筒(8)通过装置自带的螺纹孔使用螺钉(43)连接关节电机(13),关节电机(13)通过联轴器(11)连接标准直齿轮(20),标准直齿轮(20)与内齿轮(12)内啮合,通过关节电机(13)驱动标准直齿轮(20)实现内齿轮(12)的转动,内齿轮(12)带动小臂套筒(25)转动,内齿轮(12)通过装置自带的螺纹孔,使用螺钉(43)连接关节电机(13),关节电机(13)通过联轴器(11)连接锥齿轮(14),锥齿轮(14)带动与之啮合的另一锥齿轮(14)进行转动,另一锥齿轮(14)通过锥齿轮传动轴(17)借助键传动驱动小臂套筒(25)进行转动,小臂套筒(25)上通过装置自带的螺纹孔使用螺钉(43)连接有EAP电极(9),小臂套筒(25)和大臂套筒(8)都分为右半侧手臂套筒(40)、手臂套筒调节装置(41)、左半侧手臂套筒(42)三部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6132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下肢助力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脑机交互的康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