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5603.7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6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伟;杜岩功;戴黎聪;李茜;林丽;李以康;钱大文;樊博;曹广民;张振华;张玉香;柯浔;舒铠;朋措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张巨箭 |
地址: | 810008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基质地貌的整理、基质的改良、植被建植及管理。本发明方法的优点为:播种品种适宜于高海拔地区、与周边植被环境相近,培育成熟率高;播种方法简单,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达到生态环境治理的目的,进而提供一种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的方法;恢复初期的基肥和管理过程中的追肥保证了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中植被的成活率及良好的生长活力;高原牧草的混播,利于稳定建群,提供了多种需求的草地建制模式。 | ||
搜索关键词: | 青藏高原 植被恢复 基质 播种 生态环境治理 植被恢复技术 高海拔地区 植被 管理过程 植被环境 追肥 基肥 建群 建植 成活率 地貌 牧草 改良 草地 生长 高原 成熟 培育 恢复 保证 管理 | ||
【主权项】:
1.一种青藏高原矿采遗迹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质地貌的整理、基质的改良、植被建植及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地貌整理为矿采坑基质的整理和矿渣堆积迹地基质的整理,其中矿采坑基质的整理:对矿坑经机械作业改造成梯级平台,台阶高度依矿采坑地形和走向而定,高度为10~20m,宽为1~2 m;在梯级平台边缘构建防护槽,槽高≥60cm,离槽底5cm处设排水沟,槽内铺设30cm厚表土层;所述的基质的改良为砾质性的改良、养分补充、酸碱性的调节,其中,所述的酸碱性的调节pH范围为8.6~7.7;所述的植被建植包括播种时间、播种方式、品种组合,其中,品种组合草地有打草型草地、打草型草地、生态型草地及兼用型草地四种形式;所述的管理包括杂草防除、灌溉与追肥、病虫鼠害的防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8560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草皮刮除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生湿地盐渍化土壤生态改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