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建筑施工用填充墙构造柱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9693.7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9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郑作刚;王顺喜;金中民;赵岗华;金天天;崔暘;曹平;杨磊磊;袁雪林;钱琛;叶聃;金红华;吴海涛;赵章华;曹敏敏;杨华杰;应小青;何巧莉;胡苗荣;吕红新;姚龙;高敏明;吕小江;舒延清;赵起颖;金杭;李玉峰;项东;洪清澎;沈伟俊;郎程鹏;徐晓航;叶镜浩;孙宇康;王剑豪;宋鹏;潘凤英;吕炳;尹利军;朱佳彬;易怀龙;吕帅帅;童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13/02;E04C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施工用填充墙构造柱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模板和构造柱墙体,所述模板设有两个,且两个模板对称分布在构造柱墙体外侧,所述构造柱墙体外侧设有打磨分割装置,且打磨装置输出端与模板接触,所述打磨分割装置包括底板、支撑壳、转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螺纹杆、滑杆、驱动块、U型杆、打磨件、分割件、限位缓冲件和吸尘件,所述底板位于构造墙体外侧,所述支撑壳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壳顶部的一侧,此新型建筑施工用填充墙构造柱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从而实现了模板与构造柱墙体分离的自动化,提高了模板分割的效率,同时提高了本装置的环保性能,防止模板的损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 施工 填充 构造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建筑施工用填充墙构造柱的施工装置,包括模板(1)和构造柱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设有两个,且两个模板(1)对称分布在构造柱墙体(2)外侧,所述构造柱墙体(2)外侧设有打磨分割装置(3),且打磨装置输出端与模板(1)接触,所述打磨分割装置(3)包括底板(4)、支撑壳(5)、转动电机(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螺纹杆(9)、滑杆(10)、驱动块(11)、U型杆(12)、打磨件(13)、分割件(14)、限位缓冲件(15)和吸尘件(16),所述底板(4)位于构造墙体外侧,所述支撑壳(5)固定连接在底板(4)上,所述转动电机(6)固定连接在支撑壳(5)顶部的一侧,且转动电机(6)输出端通过转轴与主动齿轮(7)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啮合连接,且从动齿轮(8)转动套接在螺纹杆(9)外侧,所述螺纹杆(9)远离从动齿轮(8)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壳(5)内部的底端,所述支撑壳(5)内部对称设有两个滑杆(10),且两个滑杆(10)对称分布在螺纹杆(9)外侧,所述滑杆(1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壳(5)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块(11)的一侧设有螺纹孔与两个通孔,所述驱动块(11)转动套接在螺纹杆(9)外侧,且驱动块(11)滑动套接在两个滑杆(10)外侧,所述驱动块(11)与支撑壳(5)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块(11)远离支撑壳(5)的一侧与U型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U型杆(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打磨件(13),所述分割件(14)与打磨件(13)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缓冲件(15)固定连接在支撑壳(5)内部,且限位缓冲件(15)输出端与模板(1)接触,所述吸尘件(16)固定连接在底板(4)上,且吸尘件(16)输出端固定连接在U型杆(12)底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8969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多边形风洞洞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房建施工防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