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性固态锂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0375.2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8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徐志彬;赵冬梅;桑林;丁飞;刘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4/1395;H01M4/38;H01M4/66;H01M10/056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性固态锂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电源技术领域,所用的双极性集流体为通过物理或化学沉积方法获得的双极性铝镀铜集流体,且厚度和重量可控;所用的固态电解质为高离子电导率固态电解质,可实现室温或低温工作。在双极性结构电池中使用固态电解质体系,有效规避了液态电解液带来的内部短路问题,根据本发明提出方法制备获得的双极性固态锂二次电池具有电压可控、高安全性、易于大规模生产的突出优势。 | ||
搜索关键词: | 双极性 固态锂二次电池 固态电解质 制备 可控 高离子电导率 双极性集流体 双极性结构 液态电解液 高安全性 化学沉积 化学电源 内部短路 铜集流体 铝镀 电池 | ||
【主权项】:
1.一种双极性固态锂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锂盐、聚合物、无机填料按比例混合,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前驱体溶液,浇注成膜或与起支撑作用基膜复合制备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聚合物与锂盐质量比为1:10‑4:1,无机填料添加比例为聚合物质量的1%‑400%;2)选择双极性集流体,制备获得铝箔与铜箔复合成的双极性金属带,厚度为13‑50μm;3)将改性正极物质或者未改性的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分别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涂布获得单极性正极极片;4)将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分别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涂布获得单极性负极极片,或者将金属锂箔压制在铜集流体上,厚度为1‑50μm;5)将步骤3)中获得的单极性正极极片未涂布电极的一侧按照步骤4)中方法涂布负极或者压制锂箔,获得双极性电极,厚度为80‑1000μm;6)将多层双极性电极、固态电解质层以及单极性电极按顺序叠加,组装双极性固态锂二次电池,其中双极性电极正极侧与另一双极性电极负极侧或者终端负极/单极性负极相邻,中间插有固态电解质层,构成一个单体;电芯最外侧为终端正极和终端负极/单极性负极,与之相邻的分别为双极性电极的负极侧和正极侧,中间插有固态电解质层,双极性锂二次固态电池电芯内部单体数量不少于2个;7)采用热压封装工艺制备软包装双极性锂二次固态电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9037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