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口遮阳棚连接的毗邻隧道通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3319.8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1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彭余华;保雨含;李壮;彭伟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D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口遮阳棚连接的毗邻隧道通风方法,通过将热压、风压同时作用的自然通风原理应用于连接的毗邻隧道的遮阳棚开口设计,计算出遮阳棚开口所能提供的风量;将空气视作不可压缩流体,将上游隧道和遮阳棚供风量累加,从而计算窜流到下游隧道的污染物浓度,进而得到下游隧道的需风量;通过上下游隧道需风量比值等于上下游隧道长度比值的关系得到下游隧道存在窜流时的当量隧道长度;进而准确的对受上游隧道窜流影响的下游隧道进行通风设计,使得窜流到下游隧道的污染物得到准确的量化处理,通风设施布置更加合理;弥补当前有关遮阳棚连接毗邻隧道通风设计研究的空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遮阳 连接 毗邻 隧道 通风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开口遮阳棚连接的毗邻隧道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上游隧道作为单独隧道,计算其需风量,并将其作为上游隧道供风量Q上;S2,利用热压、风压同时作用的自然通风原理,计算上下开口设计的遮阳棚所能提供的风量Q棚;S3,根据从上游隧道窜流到下游隧道的污染物具体浓度值Cj0计算下游隧道需风量Q下;S4,计算当量隧道长度L下;S5,根据步骤S4所得的当量隧道长度L下,确定下游隧道通风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0331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隧道用通风换气结构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筒风流隔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