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材料钝化膜损伤修复原位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7002.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9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淡振华;渠佳慧;曾冬梅;常辉;周廉;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C23C22/73 |
代理公司: | 南京德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2 | 代理人: | 肖念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材料钝化膜损伤修复原位监测装置,包括压应力系统、气液传输系统、钝化膜损伤以及电化学系统。通过应力系统模拟材料受海洋压力的情况,并结合电化学系统实现材料钝化膜损伤时电位的原位观测,通过气体传输系统实现溶液中的除氧操作,液体传输系统实现液体的循环流动。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可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监测材料钝化膜损伤修复的电化学数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材料在不同应力下进行测试。 | ||
搜索关键词: | 钝化膜 损伤修复 原位监测装置 电化学系统 损伤 气体传输系统 液体传输系统 电位 电化学数据 模拟材料 气液传输 循环流动 应力系统 原位观测 压应力 除氧 施加 测试 海洋 监测 | ||
【主权项】:
1.一种材料钝化膜损伤修复原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应力控制系统以及气液传输系统,其中:所述压应力控制系统包括底部圆盘(4)、顶部圆盘(7)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底部垫块(3)、顶部垫块(5)、压力传感器(6)、以及四根螺栓(8‑1)和四个螺母(8‑2),底部垫块(3)连接在底部圆盘(4)上,底部垫块(3)与顶部垫块(5)之间设置一溶液槽(2),顶部垫块(5)与顶部圆盘(7)之间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试样(1)被设置成放置在溶液槽(2)内,并通过底部垫块(3)与顶部垫块(5)进行固定,四根螺栓(8‑1)均匀地插入并贯穿底部圆盘(4)与顶部圆盘(7),在顶部圆盘(7)的上部通过四个对应的螺母(8‑2)的紧固力以对试样(1)施加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6)用以检测所施加的压力;所述气液传输系统包括蠕动泵(9)、密封溶液罐(10)、储气瓶(12)以及气体流量控制器(11),密封溶液罐(10)具有气体输入口、液体输出口以及回流口,回流口与溶液槽(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气体流量控制器(11)设置在储气瓶(12)与密封溶液罐(10)之间,用于将气体经由气体输入口输送到密封溶液罐(10)内以去除溶液中的氧气;所述蠕动泵(9)通过管道连接在密封溶液罐(10)的液体输出口与溶液槽(2)之间,用于将去除氧气后的溶液输入到溶液槽(2)中,使试样(1)浸泡在除氧的溶液中,并保持溶液循环流动;其中,所述溶液槽(2)中安装参比电极Ag/AgC l(14)以及对电极铂丝(15),在试样(1)的头部焊接镍丝以连接工作电极,连接电化学工作站(13),构建三电极体系以监测划痕的电化学数据,其中在溶液槽(2)中通过移动划针(16)沿试样长度方向划痕,划痕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13)记录电位电流的变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0700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