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船舶轨迹大数据的港口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6245.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0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船舶轨迹大数据的港口识别方法,从传统研究中相对忽视的船舶静止状态识别出发,提出了新型的港口靠泊船舶提取方法,巧妙地滤除了锚泊船舶,并通过大量历史船舶航行信息统计分析优化算法参数,最后利用经典的密度聚类方法实现了对港口位置及范围的自动识别提取。可以识别出传统基于遥感影像无法识别的“潜在的”乃至“偷渡”的停泊码头信息,作为现有港口识别技术的有益补充;进一步,为评估港口活动区域与港口吞吐量、分析船舶行为活动、识别异常船舶目标提供重要基础信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船舶 轨迹 数据 港口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船舶轨迹大数据的港口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经过预处理后的船舶轨迹数据集vtraji根据不同船舶目标进行遍历,分别计算各位置点的航速与加速度,i=1,2,…,N;步骤二、根据船舶轨迹各位置点的加速度快速过滤跳点;步骤三、利用船舶静止状态识别有限状态机,根据船舶当前航速识别船舶静止状态及其位置信息,生成静止点数据集spointj,j=1,2,…,N;步骤四、利用船舶静止漂移范围与静止停留时长判别提取靠泊船舶;步骤五、利用DBSCAN对靠泊船舶进行自动密度聚类;步骤六、再遍历spointj中的其他船舶,根据与其最近的靠泊船舶距离判别其是否位于该港口,j=1,2,…,K;步骤七、根据各港口簇内停泊船舶信息输出港口信息harborx,x=1,2,…,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1624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