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电齿轮箱收缩盘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4252.4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4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史洪敏;李靖;吴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安维士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7;G06F119/02;G06F119/14;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嘉兴知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79 | 代理人: | 邱琳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齿轮箱收缩盘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内环、外环、行星架、主轴为厚壁圆筒,在圆柱坐标系中,由厚壁圆筒理论的弹性分析,应用拉梅(Lame)公式中的位移分量公式求得收缩盘的内环、外环、行星架、主轴的内侧和外侧位移与两侧压力的关系;并得出收缩盘是按照满行程压紧还是按照满预紧力压紧;求得收缩盘的内环、外环、行星架、主轴的内侧和外侧的应力分量;再根据米泽斯屈服条件,可求得最终收缩盘的内环、外环、行星架、主轴的等效应力。本发明解决收缩盘计算问题,为新齿轮箱设计提供依据,给设计及维修风电齿轮箱收缩盘提供较为准确的强度分析及扭矩传递参数。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箱 收缩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风电齿轮箱收缩盘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对收缩盘的内环可向里推进的行程A及所有螺栓加在内环上的预紧力F进行分析,螺栓的预紧力F与收缩盘的内环的行程A之间的关系式为:P0πdx(L+A)sinα+P0πdx(L+A)f (1)式中:F为所有螺栓总的预紧力;P0为外环与内环结合面处的压力;dx为内环和外环结合面处直径的平均值;L为内环和外环初始结合面长度;A为内环向里推进行程;α为内环锥度;f为摩擦系数;第二:对收缩盘的内环和外环进行分析,收缩盘的内环和外环是无扭矩的圆锥联接;其关系式为:δ0=Atanα (2)δ0=u0a‑uoi (3)式中:δ0为内环压入行程A时产生的过盈量;A为内环向里推进行程;α为内环锥度;u0a为外环的内表面产生径向位移;u0i为内环外侧产生径向位移;第三:分析主轴和行星架的受力及变形,收缩盘的内环和行星架的外圆是无扭矩的圆柱联接;内环内侧和行星架外侧结合面产生压力P1;关系式为:式中:δ1为收缩盘的内环无行程推入时,收缩盘的内环和行星架的外圆间隙;u1a为收缩盘的内环向里推进,内环内侧产生位移;u1i为收缩盘的内环向里推进,行星架外侧产生位移u1i;第四:分析主轴的受力及变形,主轴与行星架联接有扭矩作用,通过结合面压力和摩擦,使主轴可以传递扭矩;行星架外侧和主轴内侧结合面产生压力P2;关系式为:式中:δ2为收缩盘的内环无行程推入时,主轴和行星架的间隙;u2a为收缩盘的内环向里推进,行星架内侧产生径向位移;u2i为收缩盘的内环向里推进,主轴外侧产生径向位移;第五:将上述各位移,以内环、外环、行星架、主轴为厚壁圆筒,在圆柱坐标系中,由厚壁圆筒理论的弹性分析,应用拉梅(Lame)公式中的位移分量公式:式中:u为位移;r为半径;E为弹性常数;为泊松比;p1为圆筒内侧压力;p2为圆筒外侧压力;a为圆筒内半径,b为圆筒外半径;求得收缩盘的内环、外环、行星架、主轴的内侧和外侧位移与两侧压力的关系;并结合上述第二、第三、第四中位移与初始间隙的协调关系,以及内环的行程A与螺栓的预紧力F之间的关系,得出外环内侧压力及内环外侧压力P0、内环内侧压力及行星架外侧压力P1、行星架内侧压力及主轴外侧压力P2,并得出收缩盘是按照满行程压紧还是按照满预紧力压紧;第六:根据上述第五求得的压力,在圆柱坐标系中,应用拉梅(Lame)公式中的应力分量公式:式中,σr为径向应力,σθ为切向应力,τθr为切应力;r为半径;p1为圆筒内侧压力;p2为圆筒外侧压力;a为圆筒内半径,b为圆筒外半径,M为厚壁圆筒受到的扭转力矩。求得收缩盘的内环、外环、行星架、主轴的内侧和外侧的应力分量;第七:再根据米泽斯屈服条件,求得最终收缩盘的内环、外环、行星架、主轴的等效应力,其中,米泽斯屈服条件形式为:式中,σeq为等效应力;第八:主轴与行星架之间可传递扭矩通过结合面压力和摩擦系数确定:式中,T为传递扭矩,f2为行星架与主轴结合面处摩擦力;d3为主轴与行星架结合面处直径值;L为内环和外环初始结合面长度;A为内环向里推进行程;P2为行星架内侧压力及主轴外侧压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安维士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安维士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3425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