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LAM智能载体的环境信息采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5695.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9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钱伟行;赵泽宇;张思宁;陈思良;高铭浛;皇甫晓瑛;程天雨;曹泽坤;邓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镇江创新发展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G01D21/02;G06Q10/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205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LAM智能载体的环境信息采集方法,通过对多种环境信息的采集,实现对未知环境进行多元环境信息分布图的构建,并通过分析智能载体周围环境信息的分布实现对环境物体及其特征的识别,通过三维空间内的物体整体分布情况及其特征,辅助智能载体进行定位与导航。本发明还提出基于该方法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环境信息采集模块、SLAM智能载体和远程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未知环境进行多元环境信息分布图的构建,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环境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精度的优化。区别于传统SLAM技术的空间建模方法,本发明可以在特定环境中同时进行智能载体定位辅助、环境特征检测、物体识别、人员搜救等。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信息采集 智能 信息分布图 多元环境 环境信息 未知环境 构建 三维空间 人工智能算法 远程信息处理 周围环境信息 定位辅助 辅助智能 环境特征 空间建模 人员搜救 物体识别 计算机系统 分析 采集 检测 优化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SLAM智能载体的环境信息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步骤1、通过布设于SLAM智能载体上的环境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环境信息数据,并将数据发送给SLAM智能载体上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步骤2、所述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通过SLAM智能载体上的SLAM传感器采集地图数据,同时,接收环境信息数据并添加标签,所述标签包括:代号、数值、测量位置、置信度;步骤3、所述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将上述地图数据和环境信息数据通过无线通讯发送至远程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步骤4、所述的远程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对上述环境信息数据进行点云重现,通过数据融合算法、神经网络算法,结合地图数据实现环境信息的分布图预测、建模,得到规划路径信息并回传至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以控制SLAM智能载体自主导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镇江创新发展研究院,未经南京师范大学镇江创新发展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3569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