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物质微观黏度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6831.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6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童真;吴蔚彬;孙尉翔;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10 | 分类号: | G01N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量流体微观黏度的方法和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载物台主体、第一组铜线圈、圆轴、第二组铜线圈、水冷铜管和样品温度控制单元,载物台主体的中间设置有显微镜光路孔,载物台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水冷管槽,电子元件定位槽设置在两个水冷管槽中间;圆轴定位槽设置在电子元件定位槽的两侧,第一组铜线圈设置在第二组铜线圈外侧,水冷铜管安装于水冷管槽中,样品温度控制单元设置在电子元件定位槽中,样品温度控制单元与实验观察样品接触。所述方法通过改良显微粒子示踪微流变法,可同时驱动在显微镜观察区域内的多个探针粒子,获得体系的微观黏度,为探测胶体悬浮液体系、凝胶化过程中的局部动态不均匀性等研究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指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物质 微观 黏度 方法 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测量流体微观黏度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载物台主体(1)、第一组铜线圈(2)、圆轴(3)、第二组铜线圈(4)、水冷铜管和样品温度控制单元,载物台主体的中间设置有显微镜光路孔(9),载物台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水冷管槽(6),电子元件定位槽(7)设置在两个水冷管槽(6)中间;圆轴定位槽设置在电子元件定位槽的两侧,每组铜线圈均包括两个铜线圈,所述每组铜线圈中的一个与圆轴(3)配合后装入圆轴定位槽(8)中,且第一组铜线圈(2)设置在第二组铜线圈(4)外侧,并均与对应电源相连,水冷铜管安装于水冷管槽中,且用导热固化硅胶将水冷铜管固定在水冷管槽(6)中,水冷铜管内通冷却水,样品温度控制单元设置在电子元件定位槽(7)中,且二者接触面上均涂覆一层导热介质,样品温度控制单元与实验观察样品直接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3683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