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辐射状热网模型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2220.9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6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马洲俊;张勇;臧海祥;王文学;卫志农;王春宁;许洪华;郑玉平;王立伟;叶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河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3/04;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奚铭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基于传热学原理和管网基本理论,推导和建立了一种可快速求解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辐射状热网模型,该模型将温度与流量解耦,将供水网络与回水网络解耦,无需迭代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短距离管道只需求解一元一次方程,长距离管道只需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且误差分析表明该模型求解精度非常高,模型简单,计算量小,且不存在收敛性问题。算例分析验证了本发明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综合 能源 系统 辐射状 模型 及其 | ||
【主权项】:
1.一种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辐射状热网模型,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分为水力模型和热力模型,水力模型有两类约束方程:节点流量平衡方程和压头损失方程:其中,A为网络关联矩阵,为热网管道流量,为节点流入负荷流量,hf为由摩擦损失引起的管道压降,K为管道阻力系数;热力模型有两类约束方程:热负荷功率方程、管道温降方程:其中,式(9)为热负荷功率方程,式(10)为管道温降方程,式(11)为节点功率守恒方程,Φ为热负荷,Ts为节点供水温度,To为节点回水温度,Tstart为管道首端温度,Tend为管道末端温度,Ta为外界环境温度,λ为传热系数,L为管道长度,Cp是水比热容,min是流入节点的管道流量,mout是流出节点的管道流量,Tin是输入管道末端的温度,Tout是节点混合温度;其特征是,将温度与流量解耦,将供水网络与回水网络解耦,首先将热网中管道温降方程,即式(10)泰勒展开,保留2阶项,则有:对于理想辐射状热网中的相邻节点1与节点2,分别运用式(14)计算管道温降,可得:将式(20)推广至多根管道有:实际热网管道流量m1≠m2≠…≠mi,因此式(21)为近似模型,令则有:计算n1,n2…ni‑1数值时,忽略管网热损耗,设流经管道i的热量为当计算流入负荷节点管道流量mi时,令其中k表示流量mi流经的管道编号,当k=i时,ni=1,对于式(22)令:式(22)简写为:Ami2+Bmi+C=0 (23)求解式(23)即可获得节点管道流量,将流量带入管道温降方程即可得各节点供水温度,同理可得各节点回水温度,实现辐射型热网潮流计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河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河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4222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