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穿越水环境敏感区的集水、汇水及排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52674.4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8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杜海伟;罗杰慧;汪仲卿;黄军;董显桥;乔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华东(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1C3/00;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陈平;高之波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道路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道路穿越水环境敏感区的集水、汇水及排水处理系统,包含以下设计步骤:S1、非水库区路基排水设计;S2、非水库区路面排水设计;S3、水库区路基排水设计;S4、水库区路面排水设计;S5、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S6、中央边沟排水设计;S7、路面内部排水设计。该道路穿越水环境敏感区的集水、汇水及排水处理系统,对道路、桥梁、隧道产生的雨污水进行收集、汇集、处理、排除,把雨污水对水源保护区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保证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资源的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穿越 水环境 敏感 集水 汇水 排水 处理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道路穿越水环境敏感区的集水、汇水及排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设计步骤:S1、非水库区路基排水设计;S2、非水库区路面排水设计;①一般路段路面排水,采用漫流式;②超高路段,超高侧路面水流入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内的纵向流水槽,通过纵向流水槽汇入集水井,然后通过横向排水管流入路基纵向排水系统;S3、水库区路基排水设计;①水库区一般填方路段排水沟;②水库区一般挖方路段采用盖板边沟;③填方段,在护坡道外侧设置矩形排水沟;挖方段,采用盖板边沟;④水库区截水沟:平台截水沟;挖方坡顶截水沟;S4、水库区路面排水设计;①一般填方路段,分别在左幅路面左侧土路肩外侧和右幅路面右侧土路肩外侧,设置带盖板的排导沟;②挖方路段,在边沟内侧设置盖板排导沟;③不设超高的挡墙路段,在挡墙护栏内侧设置盖板排导沟;④分离式路基超高段,超高侧的排导沟从外侧移至内侧;⑤整体式路基超高路段,超高侧路面水流入设置在超高侧路缘带内的纵向流水槽,汇入集水井,集水井设置间距为30m~60m,然后通过横向排水管流入应急池中;设计径流量的计算思路如下:一级公路路面和路肩表面排水设计降雨的重现期P为5年,二级公路路面和路肩表面排水设计降雨的重现期P为3年;ii.暴雨强度计算:雨水量计算采用项目所在地的暴雨强度公式:i=a+blgP/(t+c)d;式中:a、b、c、d——暴雨强度公式地区系数;i——设计重现期和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强度(mm/min);P——设计降雨的重现期(年);t——降雨历时(min);t=t1+mt2;式中:t1——路面汇流历时(min);t2——沟管内汇流历时(min);m——管道延缓系数;iii.设计径流量计算;Q=16.67ψFi;式中:Q——设计径流量(m3/s);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km2);再根据汇集路段的设计径流量计算出污水应急池的容积;污水排除:进入应急池的路面污水可通过污水输送管道或运输车运往处理中心集中处理;污水处理:采用生物降解或物理化学方式,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满足排放标准后再排入水系;S5、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中央分隔带采用凸型;S6、中央边沟排水设计;分离式路基段,根据左、右幅路面中间宽度、附近桥、涵等构造物,部分路段设置一道或两道中央边沟;S7、路面内部排水设计;避免雨水过多地渗入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上、下面层结构均采用密级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华东(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交科华东(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5267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源头智慧收集初期雨水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减弱雨水井沉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