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复合脚支座的双向旋转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0006.3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1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曾祥莉;吴越;王京春;宋正义;刘庆平;杨志刚;董景石;韦东东;张宝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0 | 分类号: | H02N2/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李荣武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复合脚支座的双向旋转驱动器,包括:底座、中心转轴、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周向压电驱动器和第二周向压电驱动器,其中:底座固定,中心转轴与底座间隙配合形成转动副,周向压电驱动器通过连接板旋转对称布置在中心转轴四周。工作时,底座位置固定,在两压电振子上分别施加交流电压使其变形,带动其中相邻两脚支座移动,脚支座受到与移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促使脚支座上不同摩擦系数的材料分别与工作面相接触,实现周向压电驱动器的定向移动,带动中心转轴的定向转动输出转矩。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双向驱动,且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对工作面的要求较低和延长驱动器中压电陶瓷的使用寿命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驱动器 中心转轴 驱动器 脚支座 本实用新型 双向旋转 复合脚 连接板 底座 移动方向相反 连接板旋转 底座间隙 底座位置 定向移动 定向转动 对称布置 交流电压 面相接触 摩擦系数 使用寿命 输出转矩 双向驱动 压电陶瓷 压电振子 转动 变形 施加 移动 配合 维护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复合脚支座的双向旋转驱动器,包括:底座(1)、中心转轴(2)、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现双向驱动的第一周向压电驱动器(5)和第二周向压电驱动器(6);其中所述底座(1)为中心带圆形凹槽的圆柱体且位置固定,所述中心转轴(2)包括定位段(21)、驱动段(22)和输出段(23),所述中心转轴(2)的定位段与底座(1)凹槽间隙配合连接形成转动副,所述中心转轴(2)可绕其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为凹形薄板,所述第一周向压电驱动器(5)和第二周向压电驱动器(6)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旋转对称布置在中心转轴(2)的驱动段(22)两侧;所述第一周向压电驱动器(5)包括:第一压电振子(51)、第二压电振子(52)、第一脚支座(53)、第二脚支座(54)和第三脚支座(55),所述第一压电振子(51)和第二压电振子(52)由压电薄片材料粘贴在矩形弹性基体上构成,所述第一压电振子(51)与第二压电振子(52)连接,所述第一脚支座(53)一端布置在第一压电振子(51)下表面、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脚支座(54)一端连接在第一压电振子(51)和第二压电振子(52)之间的下表面、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三脚支座(55)一端连接在第二压电振子(52)一端下表面、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脚支座(53)、第二脚支座(54)和第三脚支座(55)自由端都为圆柱形构件,所述第一脚支座(53)自由端由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低摩擦系数材料(531)和第一高摩擦系数材料(532)复合而成,所述第二脚支座(54)自由端由两相同低摩擦系数材料(541)复合而成,所述第三脚支座(55)自由端与第一脚支座(53)大小、结构和材料相同,所述第一脚支座(53)自由端的第一高摩擦系数材料(531)布置在第二脚支座(54)一侧,所述第三脚支座(55)自由端的第三高摩擦系数材料(551)布置在第二脚支座(54)一侧;所述第二周向压电驱动器(6) 和第一周向压电驱动器(5)结构完全相同且两周向压电驱动器关于中心转轴(2)呈旋转对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05000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独立层模式的摩擦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压电振子双向旋转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