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式混合动力直升机动力耦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48251.8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6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曾小华;黄海瑞;王越;宋大凤;孙可华;崔皓勇;王振伟;董兵兵;李立鑫;王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27/02 | 分类号: | B64D27/02;B64D35/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李荣武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式混合动力直升机动力耦合系统,涉及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主旋翼系统和尾桨系统;其中主旋翼系统包括发动机、前行星排、后行星排、一号离合器、二号离合器、一号电机、二号电机和主旋翼;尾桨系统包括尾桨发动机、尾桨电机、一号制动器、二号制动器和尾桨。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与现有直升机的技术继承性以及燃油经济性、低排放、低噪声等特点,具有纯电动驱动、无级变速、并联和混联等多种系统功能,解决了传统直升机模式单一的问题,可以实现特殊飞行任务降噪、减噪功能,易于实现规模产业化。 | ||
搜索关键词: | 尾桨 动力耦合系统 本实用新型 主旋翼系统 电机 离合器 制动器 混合动力 尾桨系统 直升机 行星排 行星式 发动机 传统直升机 纯电动驱动 规模产业化 航空飞行器 燃油经济性 无级变速 系统功能 低排放 低噪声 主旋翼 并联 混联 减噪 降噪 飞行 | ||
【主权项】:
1.一种行星式混合动力直升机动力耦合系统,包括主旋翼系统(Ⅰ)和尾桨系统(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旋翼系统(Ⅰ)还包括主旋翼发动机(1)、前行星排、后行星排、一号电机(4)、一号离合器(9)、二号离合器(10)、二号电机(11)、主旋翼(19)与自动倾斜器(20);尾桨系统(Ⅱ)还包括尾桨发动机(21)、一号制动器(22)、尾桨电机(24)、尾桨行星排与尾桨(31);所述的前行星排套装在主旋翼动力输入轴(3)上为转动连接;后行星排套装在二号电机(11)的输出轴上为转动连接;一号离合器(9)的主动部分与主旋翼动力输入轴(3)固定连接,一号离合器(9)的从动部分固连在前行星排行星架(7)的右端,与前行星排行星架(7)共同旋转;二号离合器(10)的主动部分与后行星排太阳轮(12)固定连接,二号离合器(10)的从动部分与一号离合器(9)的主动部分为一体结构;一号电机(4)的壳体固定在直升机机身(16)上,一号电机(4)的转子套装在主旋翼动力输入轴(3)的右端,与前行星排太阳轮(5)为固定连接;二号电机(11)的壳体固定在直升机机身(16)上,二号电机(11)的输出轴与后行星排太阳轮(12)为固定连接;所述的尾桨行星排套装在尾桨动力输入轴(23)上为转动连接;一号制动器(22)的主动部分与尾桨动力输入轴(23)固定连接,一号制动器(22)的从动部分固定在直升机机身(16)上;二号制动器(26)的主动部分与尾桨电机(2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二号制动器(26)的从动部分固定在直升机机身(16)上;尾桨电机(24)的壳体固定在直升机机身(16)上,尾桨电机(24)的转子套装在尾桨动力输入轴(23)的右端,与尾桨行星排太阳轮(25)为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14825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