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线圈防晃电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3896.0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5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埃斯曼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6 | 分类号: | H01H50/16;H01H50/44;H01H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金宝 |
地址: | 045000 山西省阳泉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线圈防晃电接触器,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上方设置有线圈绕组;线圈绕组包括线圈骨架,线圈骨架的外侧壁上绕有绕线方向相反的吸合线圈和释放线圈;线圈骨架的顶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位于线圈骨架的底部,在第一通孔中设置有静铁芯;线圈绕组的上方设置有永磁铁,永磁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动铁芯;动铁芯正对静铁芯设置;永磁铁的顶部设置有基座,基座顶部通过撑杆连接有动触头;动触头的下方设置有静触头;永磁铁和动铁芯上套设有主力弹簧;主力弹簧的一端与永磁铁上部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固定在线圈骨架的顶面上;控制电路与吸合线圈、释放线圈以及外部交流电连接。本申请通断速度快,寿命长。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铁 线圈骨架 控制电路 线圈绕组 动铁芯 防晃电接触器 吸合线圈 主力弹簧 静铁芯 双线圈 壳体 通孔 交流电连接 在线圈骨架 顶部设置 顶面中心 方向相反 基座顶部 释放 静触头 外侧壁 撑杆 绕线 上套 通断 正对 申请 外部 | ||
【主权项】:
1.一种双线圈防晃电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控制电路,线圈绕组和永磁铁;所述控制电路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包括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的外侧壁上绕有吸合线圈和释放线圈,所述吸合线圈和释放线圈的绕线方向相反;所述线圈骨架的顶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线圈骨架的底部,在所述第一通孔中设置有静铁芯;所述线圈绕组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永磁铁,所述永磁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动铁芯;所述永磁铁和动铁芯正对所述静铁芯设置;所述永磁铁和动铁芯能够在所述第一通孔中移动;所述永磁铁的顶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顶部通过撑杆连接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的下方设置有静触头,所述静触头对称设置在所述撑杆的两侧;所述永磁铁和动铁芯上套设有主力弹簧;所述主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永磁铁上部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线圈骨架的顶面上;所述控制电路与吸合线圈、释放线圈以及外部交流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交流电输入电路、整流电路、浪涌抑制与滤波保护电路、第一电压比较电路、第一可控硅、第一滤波电路、触发器、延时器、储能及稳压电路、第二电压比较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第二可控硅和第二滤波电路;所述交流电输入电路、整流电路、浪涌抑制与滤波保护电路、第一电压比较电路、第一可控硅和吸合线圈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可控硅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吸合线圈连接;所述触发器、延时器、储能及稳压电路、第二电压比较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第二可控硅和释放线圈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可控硅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释放线圈连接;所述浪涌抑制与滤波保护电路与所述储能及稳压电路连接;所述双线圈防晃电接触器上设置有三个接线点,其中一个所述接线点与零线连接,另外两个所述接线点均与所述触发器的输入端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埃斯曼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埃斯曼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15389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端子加固式继电器
- 下一篇:低压继电器导磁环的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