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驾驶员疲劳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8160.9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7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罗堪;都可钦;李建兴;黄靖;苏凌霄;檀甫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8 | 分类号: | A61B5/18;A61B5/0205;A61B5/0402;A61B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王晓彬 |
地址: | 35011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驾驶员疲劳检测装置,包括耳廓固定支架,耳廓固定支架底部通过柔性软管连接金属支撑电极,金属支撑电极通过柔性软管连接,柔性软管中部设有控制单元;耳廓固定支架底部设有反射式耳垂脉搏传感器;第一耳廓固定支架后部设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金属支撑电极安装有心电传感器;控制单元包括调理电路、振动马达、锂电池、控制芯片。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正常驾驶操作下提取出驾驶员驾驶心电、两路脉搏以及头部运动信号;以信号相关性筛选可信的信号,提高系统利用生理信号进行疲劳驾驶判断的可靠度;系统判断的准确性高;疲劳早期预测和疲劳预测准确性高。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支架 耳廓 柔性软管 驾驶员疲劳检测 本实用新型 金属支撑 疲劳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脉搏传感器 信号相关性 电传感器 电极安装 调理电路 驾驶操作 控制芯片 连接金属 疲劳驾驶 生理信号 头部运动 系统利用 系统判断 早期预测 振动马达 支撑电极 电极 反射式 可靠度 陀螺仪 锂电池 耳垂 两路 心电 可信 脉搏 筛选 驾驶 预测 | ||
【主权项】:
1.一种驾驶员疲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耳廓固定支架、第二耳廓固定支架,第一耳廓固定支架、第二耳廓固定支架分别固定在驾驶员的左耳廓、右耳廓上;所述第一耳廓固定支架底部通过第一柔性软管连接第一金属支撑电极,所述第二耳廓固定支架底部通过第二柔性软管连接第二金属支撑电极;所述第一金属支撑电极、第二金属支撑电极通过第三柔性软管连接,所述第三柔性软管中部设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耳廓固定支架底部对应驾驶员耳垂的部位设有第一反射式耳垂脉搏传感器,第二耳廓固定支架底部对应驾驶员耳垂的部位设有第二反射式耳垂脉搏传感器;所述第一反射式耳垂脉搏传感器、第二反射式耳垂脉搏传感器分别采集驾驶员左耳、右耳的脉搏数据;所述第一耳廓固定支架后部设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采集驾驶员头部摆动的加速度数据;所述第一金属支撑电极、第二支撑电极内侧面分别安装有第一心电传感器、第二心电传感器,所述第一金属支撑电极、第二支撑电极分别佩戴于驾驶员左锁骨、右锁骨上,支撑整个装置并实时采集驾驶员心电数据;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脉搏数据、加速度数据、心电数据的调理电路,根据检测结果响应的振动马达,能够无线充电的锂电池,以及判断驾驶员疲劳值、控制振动马达的控制芯片;所述控制单元佩戴于驾驶员后颈处;所述第一反射式耳垂脉搏传感器、第二反射式耳垂脉搏传感器分别通过置于第一柔性软管、第二柔性软管、第三柔性软管中的导线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并将采集的左耳、右耳的脉搏数据传递至控制单元;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通过置于第一柔性软管、第三柔性软管中的导线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并将采集的驾驶员头部摆动的加速度数据传递至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心电传感器、第二心电传感器分别通过置于第三柔性软管中的导线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并将采集的心电数据传递至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反射式耳垂脉搏传感器、第二反射式耳垂脉搏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第一心电传感器、第二心电传感器、调理电路、振动马达、控制芯片均通过锂电池供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17816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动脉采血针
- 下一篇:一种新型脊髓损伤急性期膀胱管理辅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