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7187.1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8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范茗侨;解欢;李常青;冷德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林柳岑;穆文通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包括电极部、主体部和操作部。电极部包括活性电极、绝缘件和惰性电极,活性电极具有空心管状部,活性电极接通电源可以切割目标病变组织;主体部包括保护管、绝缘外管、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连接件、密封件等。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包括可导电的螺旋件和覆在螺旋件表面的绝缘涂层;操作部包括定位结构、滑块、芯杆、连接鞘管、输液管和连接线缆,定位结构和输液管上均接有6%鲁尔接头,液体可以从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中流出,对进行粘膜下层注射以便隆起粘膜组织,也可对出血部位进行清洗。液体还可以从活性电极和绝缘件的缝隙中通过,对活性电极与绝缘体上粘附的组织和对出血部位进行清洗。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电极 螺旋件 绝缘涂层 出血部位 定位结构 高频电刀 空心管状 电极部 绝缘件 输液管 双通道 主体部 双极 外覆 注液 清洗 绝缘体 本实用新型 病变组织 惰性电极 接通电源 绝缘外管 连接线缆 鲁尔接头 切割目标 粘膜组织 连接件 密封件 粘附的 粘膜 导电 滑块 隆起 鞘管 芯杆 下层 流出 注射 | ||
【主权项】:
1.一种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包括:电极部,主体部和操作部;所述电极部,设于可双通道注液的双极高频电刀的远端,包括活性电极用于组织切割和注射液体,所述活性电极相对于主体部的远端可以推出或收回,所述活性电极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空心管状部和设在其远端的凸起;绝缘件覆于活性电极的外表面,用来隔绝活性电极和惰性电极,包括空心管体和至少设在一侧的突出结构,所述空心管体的尺寸大于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的外径,允许液体在活性电极和绝缘件之间流动,惰性电极包括空心管状结构和设在其远端的倒钩结构,所述倒钩结构可与所述绝缘件的突出结构卡合;所述主体部,设于所述电极部的近端方向,包括绝缘外管,所述绝缘外管包括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所述第一腔道容纳所述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所述活性电极的空心管状部的近端通过连接件与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相连通,从而提供第一液体通道;密封件覆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的外表面上,其所形成的管腔尺寸小于第一腔道的尺寸,从而在第一腔道内形成第二液体通道;所述第二腔道可容纳导线,导线可穿过构成所述第二腔道的绝缘外管与覆于所述绝缘外管远端外表面的惰性电极连接;所述操作部,设于主体部的近端方向,具有通过所述外覆绝缘涂层的螺旋件连接所述活性电极以及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惰性电极的连接线缆,以及可以分别使液体流通到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液体通道的液体入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31718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