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9000.9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0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贾蕾;史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6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包括机壳,机壳上设有中控部件,机壳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把手,且上方设有一个接线柱,接线柱上设有一根连接线,机壳通过连接线连接有一个治疗部件,机壳的内部还设有天线,天线电连接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电路包括集成电路,该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中,通过治疗部件和机壳的灵活连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而且,治疗部件能够进行升降调节控制,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通过通讯模块和天线,能够实现对装置的远程遥控,而且,通过前置放大电路,能够提高了无线通讯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智能化,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前置放大电路 低压脉冲 神经内科 通讯模块 治疗部件 治疗装置 天线 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 接线柱 升降调节 提高装置 无线通讯 远程遥控 中控部件 电连接 智能化 集成电路 把手 灵活 | ||
【主权项】:
1.一种神经内科低压脉冲抑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机壳上设有中控部件,机壳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把手,且上方设有一个接线柱,接线柱上设有一根连接线,机壳通过连接线连接有一个治疗部件;所述治疗部件包括一个罩壳,罩壳的一端设有一个开口,开口的两端均设有一个脉冲释放头,所述罩壳上设有一个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一根横杆,横杆的两端均设有一根升降杆,每根升降杆的端部设有螺纹,且伸入到一根固定杆中,固定杆的一端设有螺纹套,另一端设有固定夹,所述螺纹套在固定杆和升降杆的连接处,螺纹套与升降杆螺纹连接;所述机壳的内部还设有天线,天线电连接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包括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和第十二电容,集成电路的型号为STK433,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且与第二电容和第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容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一端与第四电阻、第六电阻、第八电阻、第十二电容和第十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容和第三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且通过第三电阻和第五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第六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五端与第四电容连接,且分别与第三电阻和第五电容连接,集成电路的第四端接地,且与集成电路的第三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五电阻与集成电路的第九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八端与集成电路的第三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九端通过第七电容接地,且分别与第六电阻和第八电阻连接,第六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六电阻连接,集成电路的第十端通过第八电容与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连接,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通过第九电容接地,第十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第六电阻和第八电阻接地,集成电路的第十二端和集成电路的第十三端均接地,集成电路的第十四端通过第七电阻与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端连接,且通过第十电容和第九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集成电路的第十五端通过第九电阻接地,且分别与第八电阻和第十二电容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大学,未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41900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腰腹低频按摩器
- 下一篇:一种内科用方便移动的电复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