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珩磨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26280.6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4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方国祥;冷泠泠;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耐尔特钻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8 | 分类号: | B24B3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2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珩磨杆,包括连接杆、套杆、限位套、珩磨套、过渡套和调节螺母;连接杆前段均布有卡凸组,后端上设有安装螺母,卡凸组包括卡凸;套杆的前端设有固定螺母,后端中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侧均布有条形滑槽,每个条形滑槽的同一侧设有卡槽;珩磨套包括调节套、珩磨套主体、和研磨条;调节螺母将过渡套夹持于调节螺母与调节套之间。优点是:可通过调节连接杆前段伸入套杆后端安装孔的距离,来调节珩磨套的轴向位置,大大增加了珩磨套的轴向调节行程,整体结构巧妙新颖;当发生磨损导致珩磨直径不足时,仅需向前端锁紧调节螺母或向后端调节固定螺母,使得珩磨套主体受压膨胀,提高珩磨直径,大大提高了珩磨套的利用率。 | ||
搜索关键词: | 珩磨 螺母 安装孔 连接杆 卡凸 固定螺母 条形滑槽 过渡套 珩磨杆 均布 套杆 锁紧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 安装螺母 轴向调节 轴向位置 研磨 杆后端 限位套 夹持 卡槽 受压 向后 磨损 膨胀 | ||
【主权项】:
1.一种高精度珩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套杆(2)、限位套(3)、珩磨套(4)、过渡套(5)和调节螺母(6);所述连接杆(1)呈圆柱状结构,其前段周向方向上均布有卡凸组(11),后端上设有安装螺母(7),所述卡凸组(11)包括沿连接杆(1)轴向方向均匀分布的卡凸(111);所述套杆(2)呈圆柱状结构,套杆(2)的前端设有固定螺母(8),后端中部开设有与连接杆(1)相适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侧周向方向上均布有与卡凸组(11)一一对应的条形滑槽(21),所述条形滑槽(21)的后端与套杆(2)的后端连通,且每个条形滑槽(21)的同一侧设有与卡凸(111)一一对应的卡槽(211);所述限位套(3)套设在连接杆(1)上,并置于安装螺母(7)的前侧,所述限位套(3)包括圆环形套环(31),所述圆环形套环(31)内侧沿周向方向均布有与条形滑槽(21)一一对应的条状滑动件(32),且条状滑动件(32)的前端伸出圆环形套环(31)的前侧;所述珩磨套(4)包括调节套(41)、珩磨套主体(42)、和研磨条(43),所述调节套(41)呈圆台状结构,调节套(41)的中部沿其轴向方向设有与套杆(2)相适配的通孔,且调节套(41)套设在套杆(2)外,所述调节套(41)的前端外径小于调节套(41)的后端外径,所述珩磨套主体(42)呈圆柱状结构,珩磨套主体(42)的中部沿其轴向方向设有与调节套(41)外形相适配的锥孔,且珩磨套主体(42)套设在调节套(41)外,所述研磨条(43)经烧结与珩磨套主体(42)连接在一起;所述过渡套(5)呈圆筒状结构,并套设在套杆(2)外;所述调节螺母(6)螺纹连接在套杆(2)外,并将过渡套(5)夹持于调节螺母(6)与调节套(41)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耐尔特钻石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耐尔特钻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42628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